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九资河镇葫芦石村展鹏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展鹏,以坚持破局、用汗水创业,书写了从铲车司机到药材致富带头人的波折故事。
2010年,陈展鹏从黄冈技校毕业,成为一家水泥厂的铲车司机。2018年,他选择回乡创业,开始小面积种植天麻和茯苓等药材,通过精心培育,两亩地的产值达到15万元,这让他看到了发展药材的光明前景。
九资河镇葫芦石村展鹏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展鹏 采收的时候大概挣了5万块钱,感觉更有信心了,就想多种一点。
2020年,陈展鹏筹资100万元成立了药材专业合作社,将种植面积扩大至20多亩,还聘请技术工人,投资40多万元购置设备,开展药材深加工产业。但创业之路波折不断,2021年,陈展鹏网购的70万元天麻籽因不适应当地气候颗粒无收;2022年,近200万元投入的天麻菌种因高温损坏,损失达数百万元。
九资河镇葫芦石村展鹏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展鹏 当时我买了70万块钱的种子,下到地里,到采挖的时候颗粒无收。宜昌籽那时候不适合我们这里种植,那时候感觉这一辈子完了。
挫折未阻其步。2023年,陈展鹏优化技术,发展干剂枝条菌种和大棒菌种。这一次,他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回报,菌种性状稳定、品质优良,广受客户好评。2024年,合作社年产天麻菌种80万棒、茯苓菌种50万棒,产值达500多万元。350亩种植基地利润达900万元,还带动了乡亲们增收。
陈展鹏一路披荆斩棘,凭借对事业的执着和自身的韧劲,在这片中药材的沃土上,闯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也为周围的乡亲们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九资河镇葫芦石村展鹏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展鹏 下一步,我将进一步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稳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天麻菌种制作水平,推动GAP种植基地规范建设,提高天麻品质,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一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熊应彪 实习生朱晓蝶)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