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如何将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农业产业有机结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罗田县白庙河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年来,白庙河镇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现有的独特优势,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书写着乡村发展的精彩篇章。今天,“新春走基层”栏目来到白庙河镇,探寻他们是如何通过农文旅融合,“酿”出乡村好“味道”的。
白庙河镇,位于罗田县北部山区,境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了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白庙河镇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当地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目光聚焦在乡村多元化发展上,一幅幅家乡新面貌的画卷徐徐展开。
走进外婆桥羊肚菌生产基地,一个个黑色的大棚排列整齐。步入大棚,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纹理独特的菌朵,仿佛在讲述丰收的故事。
罗田县外婆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肖洒:今天有3拨人过来采摘,这是一个实验棚,过年之后就有,采的人比较多。
羊肚菌,作为一种名贵珍稀的食用菌,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佳肴,更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金疙瘩”。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形状恰似羊肚,因而得名。其肉质脆嫩,散发着独特的清香,风味别具一格,味道鲜美可口,还有“陆地鱼”的美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罗田县外婆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肖洒:外婆桥羊肚菌去年有200亩,每亩的产值将近两万块钱,总产值大概在400万元。今年我们还是保持了200亩的种植面积,希望把产值突破500万元。
得益于外婆桥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的功能建设,以前的羊肚菌要外送烘干和包装,现在可以实现田间采收,村内加工,平台销售。白庙河镇通过整合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新建20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可以实现羊肚菌、天麻等特色农产品烘干加工、茶油炼制、茶叶炒制等,以农产品深加工拓展延伸价值链。
罗田县外婆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肖洒: 羊肚菌大量上市的时候是在3月中旬,这个时候也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随着白庙河旅游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我们去年就已经尝试到了这方面的甜头,游客采摘达到了10多万元的销售额,今年我们在这方面更进一步下点力气,可能会销售得更好一些。
在白庙河镇,除了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业,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也为农文旅融合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东腔戏便是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东腔戏起源于当地民间,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的唱腔独特,融合了当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元素,表演形式丰富多样,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随着农文旅融合的推进,白庙河镇计划建设东腔戏剧院,这里将成为东腔戏的传承基地、表演中心,通过定期举办演出、开展戏曲培训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
位于白庙河镇马面冲村的周家寨双龙瀑布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7000多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发展农业观光、亲子教育、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周边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湖北周家寨双龙瀑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子明: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就是周家寨双龙瀑布龙宫观景台,我们做出来的效果接近自然,功能是三位一体,观景台的后面就是双龙瀑布,景区预计在五一开园。
周家寨双龙瀑布项目在植物景观打造上,大量种植本地原生植物,不仅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能让游客在不同季节欣赏到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湖北周家寨双龙瀑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子明:人们称我们这个队伍是“大自然的美容师”,我们都是自主设计、研发,非常有特色,观景台上可以观看到全镇的美景,尽收眼底。目前,周家寨双龙瀑布项目的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建设已接近尾声,正在进行内部结构建设,瀑布主题云端度假酒店已进入内部场景搭建。
湖北周家寨双龙瀑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子明:整个项目是村企共建,建设工期3年,完成后可以安置220人就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白庙河镇的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已建成6个精品旅游景点,开发了5条特色旅游线路,民宿、农家乐数量达到80多家。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还促进了村民就业增收,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庙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茂奎 :近年来,我们白庙河镇立足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好区位的优势,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和农文旅融合,先后招引了双龙瀑布、东篱度假山庄等一批市场主体。2025年我们将紧密结合项目建设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重点抓好东腔戏剧院、清廉文化馆、外婆桥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运输服务站、潘家湾古梯田产业园、跨马墩富硒板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潘家湾第三处县级研学基地,不断推进农业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让白庙河走向“白富美”,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切实感受到金山银山。
(作者:雷鸣 胡亮 杨芬 段豪)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