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正当时,不负农时不负春。开春以来,罗田县凤山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立足一个“早”字,抓牢一个“抢”字,通过引进市场主体和村企共建等多种方式,多举措、大力度发展以中药材、蚕桑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全面掀起春耕生产热潮。
3月17日,在凤山镇塔山河村中药材种植基地里,村民们应时而作,抢抓晴好天气,忙碌着翻耕土地、深施基肥,为栽种中药材射干做足功课。凤山镇塔山河村党支部书记 胡洪铭 我们引进了罗田健峰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药材品名叫射干,药材基地有368亩。村集体能够增加收入,每天最低不低于30人的务工。
走进位于大塘塆村的湖北创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中药材长势喜人,村民们分散在500亩的基地里翻耕、清沟、除草,一派繁忙景象。大塘塆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 胡学明 基地从正月初八开工,一直抢抓春耕生产,基地规模比较大,用工每天60到80人,计划在5月1号之前把种苗、种子全部育下地。
在位于白杨冲村的凤杨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农民朋友们挥锄翻土、弯腰除草,为田地“舒筋活络”,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跃然眼前。罗田凤杨黄花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程敏 3月1号以来,我们组织了30多名劳力,进行黄花补栽。下一步我们组织劳力除草、松土,把草除完以后,就开始施肥,实行精细化的管理,带动群众务工增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凤山镇结合产业发展区域特点,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作为增添生态底色、加快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来抓,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基地示范、市场主体带动以及技术指导等措施,推动中药材、蚕桑、黄花菜、茶叶、蔬菜、食用菌等产业在北丰河、石源河、叶家河片区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开出老百姓的致富“良方”。
接下来,凤山镇将强谋划、细部署,立足全镇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资源和政策优势,持续抓好春耕生产工作,守好“三农”基本盘,全力组织春耕备耕生产,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确保今年工作取得“开门红”,实现“全年旺”。凤山镇党委副书记 晏虹娜 当前,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我们凤山镇早部署、早安排,一是广泛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一系列农业产业奖补政策,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二是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点对点的服务,实现精耕细作。三是通过内引外联,引进市场主体,扩大种植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奏响凤山镇城乡融合产业振兴交响曲。
(作者:黄林源 朱步云)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