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罗田黑龙寺林场,大片罗田玉兰古树正绽放洁白的花朵,展现勃勃生机。与此同时,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罗田玉兰人工繁育基地内,技术人员正忙碌地进行移栽和翻地工作,为新一批树苗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罗田玉兰,是湖北省少有的以县名命名的植物,也是大别山特有的珍稀物种。这种仅存于罗田、英山狭长地带的珍稀物种,因种子萌发率在10%-80%间剧烈波动,野生种群长期挣扎在消亡边缘。2020年植物学家普查显示,现存野生植株不足350株,其名录上的双重警示——《湖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昭示着守护行动的刻不容缓。
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教授 方元平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繁殖率不稳定,最早的可能有80%,有的时候是10%。后期我们研究的是怎么样提高种子繁育率的稳定性。通过生理的,包括生态的一些研究,来解决种苗繁育的基础性问题,特别在野外的时候,我们看到罗田玉兰虽然种子很多,但是它的幼苗相对数量不是很多,所以在自然状态条件下罗田玉兰的繁育、种群的扩大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自2019年起,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薄刀峰林场建立了3处罗田玉兰人工繁育基地。通过露天种子繁育和温室扦插技术,技术人员克服了种子出苗率低、扦插成活率不高等难题,成功培育树苗万余株。目前,罗田玉兰的保护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繁育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种子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逐步提升。
黄冈市林业局局长 骆明正 这些物种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科研意义。保护这些珍稀资源,是保持大别山地区生态平衡、传承自然遗产、维护生物多样化的重点举措,也是我们的重要责任。
罗田不只在技术上下功夫,还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开展植树活动,让新培育的罗田玉兰移栽回归自然,种到山坡,助力罗田玉兰物种保护,也提升老百姓生物多样性意识的提高。
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教授 方元平 我们组织老百姓进行罗田玉兰的回归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罗田玉兰的物种的保护,也是对当地老百姓生物多样性意识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罗田玉兰不仅是大别山的生态瑰宝,更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保护成果,不仅为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大别山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黄冈市林业局局长 骆明正 我们将做好大别山地区资源本底调查,完善保护制度,加大项目建设和科研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合理利用路径,让大山里的珍稀资源变为群众增收的宝贵资产!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