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富贵险中求,而在罗田县有这样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它的“富贵”不仅体现在自身的发展壮大,更是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它的“富贵”不仅来自风险并存的市场,更多来自勤劳与胆识,它就是富贵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盛夏的七月,骄阳似火。在白庙河镇枫树铺村一处山坳的田间,当地村民正在为中药材基地里的石菖蒲搭建遮阳棚。
这片石菖蒲是由富贵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安徽引进的药材项目。以前这里是一片抛荒的冷浸田,合作社发现有种植中药材的自然条件,就流转过来发展茯苓、石菖蒲等药材。
富贵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易贵如 这个石菖蒲是我新引进的品种,田是我以前的天麻基地。天麻只能种一年,我怕这个田荒了,听朋友介绍种石菖蒲。
富贵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已经投资400多万元,发展天麻、茯苓、石菖蒲等中药材200多亩,每年有30多名当地群众就近务工,每年务工收入30多万元。
白庙河镇枫树铺村党总支书记 周金雄 原来这里的田地都没人种,我们邀请合作社种植这个药材,让我们村民可以就地务工做事。目前,总共流转了70多亩土地,今年已发农户工资4万多元。
在合作社刚成立时,流转土地就碰了壁,不少村民觉得种药材不如种粮食稳妥,合作社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才慢慢拿下一块块抛荒田。而更棘手的是技术关,天麻只能连作一年,换茬后土地容易板结,而石菖蒲对水源要求苛刻,冷浸田的酸碱度稍有偏差就会烂根,刚开始种植那年,因为土壤消毒不彻底,一场根腐病就让几亩地几乎绝收。
富贵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胡绍富 当时创业时技术不到位,不知道怎么选择菌种和土壤,非常现实的困难。后来就到岳西去学习,然后从两三亩开始试种,后来就慢慢扩大规模,积累经验,越种越有信心。
现在,富贵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药材种植辐射到九资河镇马岔河、炉子山、白庙河镇枫树铺等周边四个村,带动60多户发展中药材种植。
从抛荒田到“药材谷”,从“单打独斗”到带动周边,富贵合作社的故事印证着一个道理:致富路上没有坦途,但只要敢闯敢试,贫瘠的土地也能长出 “金疙瘩”。如今,合作社正筹划建设中药材初加工车间,让罗田的山野药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作者:黄小平 胡亮)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