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大别山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罗田园区1448平方公里,占整个公园的55%。“千里大别山,根巅在罗田”,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赵鹏大为罗田地质公园的题词,这充分概括了罗田地质特点。 从今天起,罗田县融媒体中心推出“聚焦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罗田园区”专栏,从不同层面解读罗田这个“世界级”招牌。今天带领大家了解的是大别山的根和巅。
“古陆核”是大陆地壳演化过程中最早形成的块体,它是现在大陆的核心。在大别山地区,人们发现了28亿年前的太古宙古陆核岩石,主要分布在麻城木子店一带和罗田黄土岭等地,大崎山南侧也有少量出露。分布在黄土岭的古陆核岩性为紫苏石榴黑云片麻岩,其主要矿物为石榴子石、黑云母、紫苏辉石、钾长石、斜长石、堇青石等,它形成于28亿年前的高温高压变质作用,是大别山地区最古老的组成物质,有着“大别山之根”的美誉。
讲解员 周晓露 中国地质大学赵鹏大院士来罗田考察时,曾赞叹罗田的地质景观,提出千里大别山,根巅在罗田,这句话揭示了罗田的两大奇迹。一是根,以大崎黄土岭古陆核、凤山镇栗子坳TTG岩、骆驼坳朱家河高压榴辉岩为代表的地质遗迹点,为地球早期的演化史和大陆造山带构造发展史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口,堪称“大别山之根”。二是巅,由于多期造山运动,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发生碰撞,导致大别山强烈隆升,经常年风化和雨水侵蚀等作用的叠加形成了以天堂寨、薄刀峰、笔架山为代表的雄峰、峭壁、峡谷等景观,堪称“大别山之巅”。
在距今2亿年到6500万年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全球发生了广泛的板块运动,形成了秦岭—大别山中央造山带,同时伴随有花岗岩的广泛侵入和上隆,在大别山形成雄伟壮阔的花岗岩峰峦景观,如薄刀峰、龙潭沟、龟峰山、天堂寨、笔架山、青苔关、天台山等,峰峰奇特,山山有别。
讲解员 周晓露 大别山主峰景区(罗田)园区平均面积1448平方公里,最高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公园保留了自太古代以来地球演变所产生的多期变质变形作用、种类丰富的岩浆活动地质遗迹。
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号称“中原第一峰”,为大别山之巅,由燕山期花岗岩形成。天堂寨象形石千姿百态,形态逼真,为园区增添了绚丽多姿的奇光异彩,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重要的地质遗迹及地貌景观,不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而且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以及很高的观赏价值,是罗田地区得天独厚的地学旅游资源,是开展地质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教育的良好基地。
(作者:熊应彪 朱晓蝶)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