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武汉用智能技术锁定固体废物流向 建筑垃圾的“一生”被重新定义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随着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监管领域“大显身手”,武汉固体废物治理迈入数字化“新常态”。3月31日,在武汉市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宪友披露,武汉正在编织一张“空天地一体化”监控网,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五大类固废实现“一屏全览、一网统管”。

    3月1日起,我市首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的综合性地方立法——《武汉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简称《办法》)开始施行,武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有了新的“地方标准”,也进一步助推武汉固体废物监管逐步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为此,一部分企业和行业已经先行先试。在武汉盛璟阳环保材料有限公司里,建筑垃圾的“一生”正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重新定义——当拆迁工地的第一块混凝土被破碎,运输到工厂,制作成多种再生建材,整个过程实现数智化管理,让企业人力成本直降20%。

    武汉着力提升建筑垃圾数字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推广建筑垃圾处置电子三联单制度,通过“源头产量可查、中转运输可控、末端处置可溯”智慧监管系统,集中整治偷排乱倒、违规堆存建筑垃圾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建筑垃圾“产、运、消”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

    农田里的“数字革命”同样精彩。黄陂区的稻田里,秸秆粉碎还田机在北斗终端系统的加持下,完整记录作业轨迹,相关的作业数据作为农作物秸秆还田补贴的“直接证据”。通过这种“数据种田管田”模式,武汉近几年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曾经的秸秆焚烧“红点”变成了“数字绿洲”。

    更严密的监控聚焦于危险废物。武汉在67家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加快推行视频监控、电子标签、卫星定位轨迹等“数字哨兵”;打造智慧分析“数字大脑”,实时监控产废单位产废量、运输车辆轨迹等数据;预设危险废物转移、库存、企业经营等预警规则,运输危险废物的车辆必须安装卫星定位装置,一旦系统判定轨迹异常,就会自动触发监管预警。武汉正用科技重构固体废物的治理体系。

    编辑:李智恒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武汉新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湖北政务服务网
          广告
          精彩图片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