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武汉文脉》首批成果发布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武汉文脉》融合出版工程首批成果正式发布

    4月9日,《武汉文脉》融合出版工程第一批编纂出版成果发布,首批7种21册图书面世,标志着武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武汉文脉》顾问何祚欢、严昌洪,总编辑马敏、刘玉堂、涂文学,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萨仁高娃、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参加首批成果的发布。

    据介绍,《武汉文脉》是2024年6月正式立项实施的融合出版工程,旨在全面摸清武汉地方文献家底,梳理城市文化发展脉络,建立完整的历史文献资料数据库,以彰显城市人文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该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对武汉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形成武汉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和融合出版产品,其中编纂出版纸质图书不少于500册。

    在武汉城市发展几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中,文化典籍作为重要载体,在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武汉文脉》首批推出图书共7种21册,以武汉地区旧方志为主。分别从人们熟知的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汉口地域范围出发,依据历史上武汉所属府、县等不同级别区划选择不同时期的旧方志进行影印出版。汉水入江口是否在成化年间发生过改变?汉口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参考。

    “《武汉文脉》整体采用了16开精装圆脊,选用中国传统色中的青绿色,灵感来源于城市之根盘龙城青铜色,也与长江文化中的绿水青山相合。”《武汉文脉》整体装帧负责人、著名设计师姜嵩介绍,封面“武汉文脉”四字采用了苏轼书法集字,又采用烫金工艺,整体具有历史厚重感与书卷气。书脊中间横隔纹为盘龙城青铜器纹饰。丛书扉页又使用了今天黄鹤楼剪影,与盘龙城纹饰形成呼应,象征着文脉古今传承。封底为西泠印社知名篆刻家刻制“武汉文脉”印章,因公元223年孙权筑城武昌,而采用了汉印风格。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首批出版的《武汉文脉》多为方志,历史悠久,完整地记述了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被称为“地方百科全书”,更是深入了解地方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武汉文脉》将立足于武汉发展新起点,系统挖掘整理城市文化,体现“盛世修典”的武汉担当、武汉作为。

    据了解,《武汉文脉》项目今年计划推出成果涉及甲、乙、丙三编,同时也将统筹考虑相关数字化工作。

    编辑:代婧怡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武汉新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湖北政务服务网
          广告
          精彩图片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