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江滩日间闲置草坪变身“无人机驾校” ,今年已有200人在此完成执照培训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最近,武汉长江二桥下游的江滩足球场上,银灰色的无人机正随着指令在天空画出优美的“8”字轨迹。市民王先生带着小孙子驻足观看。这片占地3600平方米的草坪,原本是武昌区江滩五期捷众足球场,如今在白天被作为无人机实训基地使用。

    无人机飞行学院培训专用无人机。

    变化如何发生?位于武昌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纵横天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寻找无人机实训场地时发现,这片位置绝佳的草坪,工作日白天80%的时间都存在闲置。

    开阔空域与低干扰环境恰好契合无人机实训需求。在属地杨园街道的多轮协调下,政企共同创新开启了这一“错峰共享”模式:白天作为无人机实训基地,夜晚和周末则继续作为足球场和市民们休闲散步的场地。

    无人机正在学员的操控下腾飞。

    纵横天地副总经理廖水华介绍,通过这种模式,场地利用率提升了40%,每年最多能培养1000名持证“飞手”。

    目前,参加培训的大部分学员来自国家电网、中铁、消防等单位,他们在这里学习用无人机进行电网巡检、轨道监测、应急救灾等能力,考取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一般来说,培训周期约一个月,每天8个课时,费用在7000元到13000元。

    教练林小钦正在为学员授课。

    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来到了这里。廖水华说:“从‘60后’的退休人员到‘00后’的学生,学习无人机已经不仅是一项爱好,更成了不少人职业发展的新方向。”

    “我打算退休后开家测绘公司,用无人机做古建筑保护。”在训练场东北角的遮阳棚下,即将退休的62岁工程师周建国正用遥控器熟练地操作着;而一旁的武汉理工大学大三学生李烨说:“现在‘飞手证’已经成为应聘的‘加分项’”。

    临近傍晚,训练场围栏上的电子屏还在滚动播放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晚上这里常常会举办无人机亲子科普活动。

    今年以来,已经有200人在这里完成执照培训。这片曾经在日间闲置的草坪不仅成为无人机飞手“练兵场”,也正成为武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孵化器”。

    站在训练场向左远眺,四美塘AI新质街区和月亮湾城市阳台已初现雏形。未来,武汉滨江数创走廊将成为低空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首发营地——游客有机会乘坐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俯瞰长江。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片江滩草坪的“空中变身”,不仅是盘活资源的生动实践,更是武汉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的缩影。

    编辑:胡之澜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