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间歇性开机”灵活抽排积水,他们连续4天“钉”在泵站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1日讯(通讯员袁巾茹 记者金文兵)6月21日12时30分,汉阳区四新排水站主泵房内,车间主任高伟抹去额头的汗水,匆匆扒完午饭,抓起记录本又赶向主泵房。

    四新排水站工作人员巡查设备运行情况。通讯员袁巾茹 供图

    “这几天中考叠加梅雨季,泵机24小时不能停,我们一刻也不敢松懈。”高伟边说边伸手触摸1号机组机身,目光扫过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

    四新排水站承担着四新片区和墨水湖区域37.9平方公里的防汛重任。

    自6月18日武汉入梅以来,高伟和同事们已连续4天“钉”在岗位上,一边在站内值守抽排,一边与汉阳区相互配合,共享实时数据,保证片区联排连调。

    在泵机群中,高伟时而俯身贴近仪表盘,时而仰头检查管道,动作熟练而迅速。“看、听、闻,是我们的‘三板斧’。”他指着仪表盘解释,值班人员需每小时巡查一次电气房和泵机,通过观察仪表数据波动判断设备状态。若发现电流异常升高或温度骤变,需进一步排查尽快找到原因。

    此时,室外雨势渐小,气温凉爽,但泵房内的3台泵机正在运行,巨大的轰鸣声伴随着机器散发的热浪,如蒸笼一般,体感温度超40℃。

    高伟说,大家已经习惯这种闷热的环境,确保泵机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与此同时,距离四新排水站约5公里的鹦鹉洲排水站内,值班长殷苍浩正和同事们进行当天的第8次巡查。

    鹦鹉洲排水站内,殷苍浩(右)与同事巡查机组运行情况。通讯员袁巾茹 供图

    “强降雨预警时,我们就把‘家’搬到站里。”殷苍浩解释,他们更像“精打细算”的管家,既要保证排水效率,又要避免前池溢流。虽然泵站小,但得用巧劲儿让每一滴水都“听话”。

    “我们的排水站虽小,但责任重大。入汛后,我们每天1小时就会巡查1次。”副站长严晓东说,鹦鹉洲排水站始建于1982年,主要接纳市政管网来水,泵站前池较小,强降雨时水位上涨迅猛,需时刻关注雨势及前池水位变化,通过“间歇性开机”灵活应对,这种模式虽增加了操作频次,却能最大限度保障辖区水安全。

    市排水泵站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市排水泵站处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见习编辑:冯瀚莹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