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未来院让科技成果在汉落地生“金”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6月20日,位于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未来院)频传喜讯:国内首台自主品牌氢内燃机发电机组投入运营,关键部件实现100%国产化;车规级固态电池样品即将量产……未来院占地3万平方米的中试车间项目入驻率超八成,不少项目正在规划扩建二期产线。

    “高校擅长培育‘种子’,我们聚焦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未来院院长李江华看来,不少科研成果虽然完成了从“一张纸”到“一件产品”的初步跨越,但要实现“产品到钱”,仍有多重障碍。如何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搭起桥梁?2022年6月,由武汉经开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并建立“科技研发在学校,概念验证在中心,中试熟化在基地,产业落地在园区”的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入驻项目坚持‘优中选优’。”李江华介绍,为破解入驻项目融资难,未来院还构建了“多元共建、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合作机制,通过提供研发中试空间和部分引导性资金支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共同搭建专业化的中试平台,有效降低项目产业化早期风险。

    “高校积累40年的氢内燃机技术,经未来院中试‘锤炼’,走出实验室,迎来商业化运营。”一年前,华中科技大学成晓北教授团队主导的“氢内燃机发电机组”项目入驻未来院中试基地,成功实现耐氢脆陶瓷涂层活塞、多燃料自适应喷嘴等核心部件的100%国产化。目前,团队正加速推动产品在氢能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同时,华中科技大学秦应雄教授主导的“激光加工头”项目也通过关键验证,团队专攻激光加工头核心部件——高性能镜片,获得一批激光头部企业青睐。秦应雄教授团队创立的武汉华秦激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系未来院孵化企业,从成立到产品应用,历时不到一年。目前,公司的营收也从百万级跃升至千万级。“我们团队只用专注科研。”秦应雄介绍,团队曾遇产业化难题,未来院向华中科技大学优质科研项目启动征集与遴选,提供知识产权、创业辅导等全方位孵化服务,并高效协助完成水电改造、人才公寓入住等保障工作。

    成立三年来,未来院累计转化14个中试项目,孵化10家科创企业,累计获融资破亿元。

    编辑:胡之澜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