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早晨,一辆园林洒水车沿着武昌区首义路一边行驶,一边喷水浇灌花坛的花木。首义路是武汉著名的银杏特色景观路,从起义门至张之洞路长约1公里的路段两侧,栽植了150余株银杏树。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每株银杏树下都系着一个容量50升的滴灌袋,袋内水已滴完。园林工人王连山将水管伸进袋口,将滴灌袋逐一灌满。水流顺着袋底两根滴管,不停地滴进树穴土壤中。他说:“滴水速度可以调节,一般一袋水可滴一天。”
武昌区首义路,园林工人往滴灌袋灌水。李子云 摄
中南路—中北路是紫薇特色景观路,去年在沿线绿化带栽种了197株川红紫薇,眼下开得正艳。洒水车沿路给紫薇树和月季等花木补水。
临江大道纺织游园是汉马赛道重要景观节点,种有玉兰、桂花、三角梅、千日红等花木,园林工人将两根布满小孔的移动滴灌放在花草丛中,让它们自动浇水。
武昌区首义路滴灌袋“一树一袋”。记者明眺生 摄
“银杏树不及时浇水,叶子就会提前黄落;紫薇花受了旱,花期会大大缩短。街头每一份美丽都是园林工人夏天‘浇’出来的。”武昌区绿化队副队长侯钢说。
洒水车给中南路—中北路沿线的紫薇花浇水。李子云 摄
30日傍晚6时许,汉阳区绿化队出动一辆洒水车,沿知音大道给880株银杏、香樟双排行道树浇水。
汉阳区知音大道,园林工人给新栽的双排行道树浇水。李子云 摄
汉阳区绿化队副队长刘帆说,每次浇水要确保浇透。第二天早晨会有专人手拿铁钎插地抽查,如果能顺利插入土中5至10厘米,说明浇透了。
新华路与马场角路交会处的花坛内,去年新栽的安库杜鹃已装上遮阳网。31日一早,江汉区绿化队工作人员杨雨轩一边组织园林工人浇水作业,一边向记者介绍,杜鹃怕晒,装上遮阳网并及时浇水,有助于它们健康生长。
江汉区新华路,园林工人给装了遮阳网的安库杜鹃浇水。李子云 摄
近期持续高温少雨,街头花草树木集体“喊渴”。7月10日,武汉抗旱保绿工作全面启动。全市每天出动2200人次、洒水车300余台次,早晚浇水;同时,采用自动喷灌、移动滴灌、配滴灌袋、装遮阳网等方式抗旱保绿。
园林工人给武昌区临江大道的花木浇水。 李子云 摄
目前,全市已有约6万个滴灌袋上街护树,还储备了4万个滴灌袋应急。
市园林和林业局绿化养护处相关负责人称,当前抗旱保绿重点是近3年新栽、补栽的苗木,城市高架绿化带,以及根系浅、需水量大的地被植物和时令花卉。倡议社会各相关单位加强自管绿地的抗旱保绿,同步加强病虫害防治。
值班编辑:冯瀚莹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