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小微空间改造后,老旧社区变身铁路百年记忆文化区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8月5日清晨,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昌区杨园街道沿武昌生态文化长廊步行,经四美塘文化公园,来到粤汉里社区,只见一片红砖灰瓦建筑错落有致,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遗址文化墙。

    粤汉里社区,因百年前詹天佑在此主持修建粤汉铁路而得名。当年武昌北站修建后,居民纷至沓来,百余年来,它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历史。如今,曾经的老旧社区摇身一变,结合城市更新进行小微空间改造,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舒适的生活空间,也打造了一处留住铁路百年记忆的文化区。

    粤汉里社区铁路记忆广场,复原了“武昌北站”站牌。

    66岁的曾新梅刚买完菜回来,“我从出生起就住这里,这里是一个开放型的老旧小区,原来环境较差,也没有活动场地,现在改造后,不仅环境变好了,活动广场也建了两个”。

    粤汉里社区党委副书记赵尚珠介绍,2023年,在杨园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社区与省监狱管理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武汉城铁城市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结成帮扶对子,建设粤汉里铁路记忆广场。两年来,广场又陆续增设风雨亭、健身器材、休闲座椅,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粤汉里社区共建广场喷泉。

    “今年,在社区与临江大道接壤处,又修建了一处共建广场,并打通了从社区通往武昌生态文化长廊的一条路,让居民出行更加便捷。”赵尚珠介绍。

    记者看到,共建广场整体风格具有历史感,处处体现铁路元素。广场上,喷泉通过立体穿插设计,与旁边武九管廊地表构筑物形成趣味互动空间;以林荫覆盖打造沉浸式休憩区,定制化座椅与绿化植物有机结合。

    在共建广场,有一座题有“杨园”二字的建筑物,据了解这里将成为杨园城市更新文化展厅,目前已经收集了200余件老物件。两座广场之间,有一条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遗址文化墙,边走边看,可以了解“百年粤汉”铁路历史。

    粤汉里社区杨园城市更新文化展厅。

    “傍晚太阳下山后,有人跳广场舞,还可以带孩子过来玩,也有地方坐着休息,从这里去江滩,或者去生态文化长廊绿道散步都方便。”曾新梅告诉记者,住在老旧小区的幸福感逐年递增。

    航拍粤汉里社区共建广场。

    作为小微空间改造牵头单位,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府、企业、社区三方共建模式下,这片曾经的“工业锈带”现已蜕变为集历史记忆、现代功能、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城市秀场”,生动诠释了城市有机更新的典范价值。

    编辑:熊展平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