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这些黑科技让锅炉“吃废吐宝”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锅炉能“吃”废气、“吐”出绿色能源?高炉装上“火眼金睛”,实时“看穿”铁口?焦炉越炼越“长寿”?这些听起来像是工业大片中的“黑科技”,如今正在钢企实实在在落地,让传统钢铁工业焕发绿色新生。

    项目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技术测试

    8月8日,由武汉市科技局牵头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炼铁过程极致能效降碳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武钢有限技术中心召开阶段性成果发布会暨2025年“里程碑”验收会。该项目由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宝武环科武汉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家单位联合揭榜。

    项目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技术测试

    现场,三项代表性成果率先“出圈”。最受关注的,是一项会“吃”废气的锅炉系统。原本被视为污染“老大难”的烧结烟气,如今被技术团队“变废为宝”:通过协同低氧燃烧、尾气治理一体化的创新设计,新型锅炉系统不仅可以高效回收中低温余热,还能同步清除NOx、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目前,该技术已在山西高义钢铁公司开展示范工程,预计年节煤超1万吨,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

    项目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技术测试

    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是项目组自主研发的“抗周期应力荒煤气余热回收系统”,能为焦炉“延年益寿”。经极限干烧230天无损测试,该技术已在武钢140台焦炉设备上全面应用,预计可将焦炉寿命延长至16年以上。年节约标煤2.3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吨,年经济效益达4800万元。

    而高炉装上的AI“火眼金睛”——高炉炉前视觉智能感知与智能诊断系统,则通过高精度摄像头与智能算法组合,实现铁口状态等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识别。该系统由苏州大学与武钢联合开发,已在武钢5号高炉投入使用,并正加快向其他高炉推广。

    项目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技术测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多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示范价值,对行业绿色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

    现场还举行了多项技术的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加快“科研成果”到“生产力”的冲刺落地。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推动更多关键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作为武汉市通过“揭榜挂帅”形式组织实施的第20个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聚焦钢铁领域的节能降碳关键难题,释放出“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为传统高耗能行业插上绿色低碳的“科技之翼”。

    编辑:代婧怡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