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武汉市文明家庭刘先华家庭:让老母亲在日记里寻到精神寄托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今年57岁的刘先华住在蔡甸城区。熟悉她的人都说,他们一家除了读书,没什么其他爱好。

    多年前,刘先华父亲离世。父亲留给刘先华的唯一财产是一支黑色派克钢笔。读书、买书,用这支笔写日记,成了刘先华生活的日常。

    刘先华正在写日记

    不久前,刘先华写了一篇名为《老爸留下的那支笔》的作品,日记字数不长,仅2054字,这篇文章被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中国妇女杂志社评为100封“新时代最美家书”之一。

    文章里写道:一晃,您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为了帮助妈妈排除孤独感。我和妈妈立下规矩,白天在家记日记,周末回家统计日记字数,按照千字千元计算稿费。这招果然灵验,妈妈渐渐从孤独中走了出来。2019年春节前夕,妈妈用她的稿费买了一台电视机……

    刘先华说,她用这支钢笔书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记录生活琐事,有记录外孙的成长,也有尝试写自传体报告文学。她说,她的写作也激起了妈妈学习阅读、识字写作的兴趣,我和妈妈成了文友。

    “在我的鼓励下,妈妈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通过记日记找到了精神寄托,圆了妈妈儿时的学习梦。”刘先华说。

    刘先华的丈夫周文锐同样是爱书之人,大学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周文锐一天会抽出2个小时看书。只要遇到好书,他就买下来,回家和妻子一起欣赏。

    周文锐记得,婚前一次约会,他本计划将地点约在武汉商场。走着走着两人就拐进了同济医学院附近的一家书店。两人在书店里看了一整天的书。“刘先华不爱裙子爱书籍,最后抱着一摞书回家了”。

    这些年,在刘先华写日记的日子里,周文锐成了她的语文老师。日记中的文字,周文锐会一一帮其校对。

    周文锐说,感谢读书让他的人生与幸福交织在一起。

    编辑:代婧怡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武汉新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湖北政务服务网
          广告
          精彩图片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