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江汉区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应用全域试验场 将建人形机器人智能技术训练中心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11月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长江日报记者获悉,近年来,江汉区引育中国电子、优必选、深兰科技、云启智慧、联通产互等一批领军企业,加速数字创新成果应用和转化落地,已经形成127个典型示范场景案例,其中3个入选国家级示范场景、19个入选省级典型案例、2个获评武汉市“揭榜挂帅”十大项目。

    江汉区经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应用全域试验场,聚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元宇宙等领域,探索建设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训练中心、低空融合飞行中试基地、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等,把场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

    在创新主体方面,江汉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2家,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149%、422%。力争用三年时间,集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0名科技创新型人才。

    在创新平台方面,江汉区现有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5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8个、市级39个,鼓励省邮规院、市政设计院、凌云科技等龙头企业创建研究开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科技策源能力;支持中国电子、联通产互、万物云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武汉云建设集治理能力创新、场景应用推广和产业培育于一体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江汉实验室”;支持船级社、深海弈智等重点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加速新兴产业培育。力争每年建设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不少于5个。

    在成果转化平台方面,江汉区精选三峡电能、中科检测等重点企业建立成果转化平台培育库,支持其加大仪器设备等设施投入,力争每年建设转化平台3—5个。

    此外,江汉区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立足投早投小投科技,制定出台了“先投后股”管理办法;深化与江城基金、武汉基金、长江数字产业基金等合作,打造千亿级产融基金矩阵;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创新质效。

    强化科创人才支撑。优化实施“江汉英才”专项,更多倾向于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发挥武汉人力服务资源产业园优势,支持围绕我区产业人才需求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本支撑。

    该负责人介绍,江汉区产业创新的优势在于全市最高的经济密度,消费、金融等方面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资源。江汉区将立足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编辑:李智恒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武汉新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湖北政务服务网
          广告
          精彩图片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