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发现胰腺癌新靶点!同济医院联合研究在《自然》上发表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在癌症研究领域,一项针对胰腺导管腺癌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检测和治疗的全新靶点。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胆胰外科秦仁义教授团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及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题为《胰腺癌细胞间信号传导的临床功能蛋白组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胰腺癌早期检测和治疗的关键蛋白标志物,为胰腺癌诊疗开辟了新路径。

    胰腺导管腺癌是胰腺癌最主要的肿瘤类型,因其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和高致死率被称为最难攻克的癌症之一。其五年生存率低于10%,中位生存时间不足6个月,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常感到无力,因为患者在确诊时大多已是晚期,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文章通讯作者秦仁义教授谈道。他意识到,胰腺癌复杂的细胞间信号传递可能隐藏着疾病进展的关键线索,而分泌蛋白和质膜蛋白(S-PM蛋白)在细胞通讯中的核心作用,或许能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突破口。

    为此,研究团队开发了多维度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TMEPro),对100例人类胰腺组织样本及不同阶段的胰腺导管腺癌小鼠模型进行深入分析。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入手,他们构建了胰腺癌中癌细胞与基质细胞间信号网络,首次发现PDGFR-PTPN11-ERK-FOS信号环路在癌细胞与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团队还验证了TNFRSF11B和NPTX1作为胰腺导管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潜力,为胰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方向。

    据悉,这项研究不仅拓宽了胰腺癌基础研究的界限,而且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秦仁义介绍:“通过绘制肿瘤微环境中细胞信号传递的全面图谱,我们能够识别出更多潜在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靶点。”此外,该研究还提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即联合抑制信号环路中的多个关键节点,这有望提升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编辑:赖俊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武汉新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湖北政务服务网
          广告
          精彩图片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