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步行街实时人数达到历史峰值的97%,请关注该区域状况,第一时间上报相关信息。”去年12月31日21时许,武汉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简称“市城运中心”)综合调度大厅内,中心主要负责人向现场值守的工作人员发出上述指令。跨年夜,全市众多热门地标、商圈人流如织,迎接新年到来。市城运中心工作人员彻夜不眠,由中心负责人、平台建设团队、值班值守团队、运营保障团队等数十名工作人员组成的一支“数智”力量,为跨年夜城市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当天20时许,市城运中心一楼指挥调度大厅内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厅内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全市气象、交通运行、保供、重要区域大客流等情况,江汉关、江汉路步行街、光谷步行街、欢乐谷等城市重点区域尽收眼底。
20时45分左右,大屏幕上弹出一条预警信息,武昌区珞狮路一酒店附近,东北至西南方向出现约1700米长的车辆拥堵。平台实时将相关数据情报推送相关区和部门,赋能联动处置。值班人员迅速分析研判,提示辖区城运及时调度疏导交通。
“江汉路步行街实时人流有多少?”“画面切换到汉口江滩,目前整体情况如何?”……这样的指令,每隔半个小时就会在综合调度大厅内出现一次。
其间,市城运中心与公安、城管、区城运中心等部门频繁连线,每半小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市直部门提供研判数据,线上支撑跨年夜城市运行平稳安全。
当日22时至24时,部分市民通过社交媒体反映道路拥堵、烟花扰民等问题。市城运平台舆情监测系统“感知”到相关信息,实时向公安、交管、街道等部门推送,及时回应市民诉求。
至1日0时17分左右,江汉关等处集中跨年的人流开始有序离场,市城运中心值班人员仍紧盯屏幕,在数十个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画面间来回切换,直至人群全部有序疏散。
“城市平稳有序,是市民、游客畅游大武汉的基本保障。”市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城运平台已集成全市22万路高清视频、21架无人机感知能力,实时接入十大类事件来源,归集1500余项城市体征指标,打通14个市直部门专业指挥系统,实现感知能力实时对接,加速成为协调各方、推动实现智慧城市“一网统管”的中枢大脑,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更高效智能的决策支撑。
编辑:熊展平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