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江豚的微笑”成长江双柳段日常一景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2024年12月5日傍晚,长江左岸新洲双柳挖沟段江畔,绿道上不时有老人挽手走过,也有手拿单反的摄影爱好者,正用镜头对准波光粼粼的江面。

    不一会,一个黑亮的脑袋探出江面,圆润的身子一潜一浮。双柳街道生态环境办公室的戚永康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并非是运气好,而是在这里确实很容易观察到长江江豚。武汉渔政部门安装的“渔政天网”系统已多次监控到长江江豚逐浪的画面,确认有十至十五头长江江豚在这片水域“安家落户”。

    经过多年整治,长江双柳段江域恢复了当初的灵动清澈,长江江豚逐浪、鱼翔浅底。这里被环保志愿者、长江江豚爱好者称为“江豚湾”。

    长江江豚作为长江水生生物的旗舰物种,是反映长江生态环境好坏的“晴雨表”,长江江豚曾一度疏离长江武汉段。如今,它们常驻这里。

    “你们一定想不到这里以前是什么样子。”望向清澈的湖面,双柳街道陈路村书记童维汉回忆。

    童维汉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他说,多年前,双柳临江区域有许多散装码头和小厂矿,人畜粪便、工业废水等全排进了江里。

    “最让人头疼还是生活垃圾。走在江边,放眼望去全是‘白色垃圾’,塑料袋、矿泉水瓶有的漂浮在江面上,有的堆积在岸边……”童维汉说。

    “改变始于‘长江大保护’。”童维汉告诉记者,武汉在全国率先实施区域断面水质考核、迁移码头、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整治岸线、溯源治理入江排口……随后的长江“十年禁渔”和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更是从根本上“治病”,长江上又重新见到了长江江豚的身影。

    “我作为河湖长,也致力于宣传长江保护,让村民从心底知道保护长江水的重要性,他们才会自发停止乱丢垃圾!”童维汉介绍,陈路村有9个湾,配备了12个保洁员、数个垃圾桶。每天,保洁员们负责将各个湾的垃圾统一运送到垃圾厂。

    数据显示,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全市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的河流断面占比达75%,水质优于四类标准的湖泊占比达84%,连续三年实现劣V类湖泊清零,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我从照片上看到过,长江江豚头部钝圆,前额凸起,小眼乌黑,吻部短阔,嘴角上翘,看起来自带微笑。”童维汉说,“我们保护长江,真正做到了‘留住江豚的微笑’。”

    编辑:王冲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武汉新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湖北政务服务网
          广告
          精彩图片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