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一屏“装”下武汉山水,“智慧大脑”守护碧水蓝天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打开屏幕,全市环境状况一目了然;

    轻点鼠标,企业污染偷排行为尽在掌握;

    进入小程序,市民低碳行动轻松交易……

    8月13日,在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主题报告会“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示范标杆 整体提升战略支点生态承载力”专场上,武汉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高级工程师廖玉华分享了多项硬核科技,揭秘武汉绿水蓝天背后的“智慧大脑”。

    武汉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高级工程师廖玉华作报告。记者彭年 摄

    以往的生态治理,38个业务部门各自为战,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监管效率受限于人工调度。现在,武汉市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累计归集水、气、土壤等9大类5亿条数据,月均新增400万条,通过一张大屏幕,就能掌握全域环境状况。

    廖玉华介绍,这些数据来源于135座水质自动站、208座空气自动站、30座噪声自动站,再加上量子激光雷达、走航监测、无人机巡航等智慧化监测手段,污染源头彻底无所遁形。

    污染源“一企一档”系统页面。通讯员供图

    打开污染源“一企一档”系统,随机点击一家企业,健康等级、排污特征、合规记录等数据一目了然。廖玉华说,平台运用机器学习技术,为全市1.5万家污染源精准绘制“一企一档”数字画像,为靶向施策打下基础。

    在秋冬季,武汉如果有一处出现秸秆焚烧事件,“蓝天卫士”平台能够通过“地面监测+AI预测”的监测体系,及时溯源污染点并发出调度预警,在10分钟内快速处置污染。

    湖泊数字孪生体页面。通讯员供图

    武汉的165条河流、166个湖泊,有一个数字孪生体。廖玉华介绍,“平台创新运用‘三维GIS+水质反演’技术,构建湖泊数字孪生体,实现健康状况‘一屏统览’,通过监测分析形成作战地图与预警调度,精准定位问题。”

    在这些黑科技的加持下,空气水体监测有了实时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廖玉华还提到了依托AI构建的企业排放特征模型与造假行为识别模型,执法队利用它精准查获多起隐蔽性强的“长期恰好达标”型案件。

    “环保医生”平台页面。通讯员供图

    当企业、市民遭遇环保难题,廖玉华现场安利“环保医生”平台,“提供线上AI问诊,30秒生成覆盖全场景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她说,平台利用大语言模型,构建2000+政策的知识图谱,可以24小时全天候为企业提供“坐诊”,如果遇到AI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还有专家问诊和预约上门服务。

    编辑:王冲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武汉新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湖北政务服务网
          广告
          精彩图片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