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武汉团队为岩洞储氢披上“强韧护甲” 最新技术方案更安全更高效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近日,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航局)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联合研发的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新技术,在国内首座岩洞储氢项目——湖北大冶岩洞氢储能系统的隧洞初期支护工程中成功应用,这标志着我国岩洞储氢工程在关键结构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开发提供了技术范本。

    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氢能被称作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目前,国内氢能的规模化、安全化储备尚处于探索阶段。

    以往,氢气通常储存于地面钢质球罐中,存量有限、造价偏高,还非常占用地面空间。用岩洞储氢则具备储量大、成本低、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矿山如何储存氢气?湖北大冶岩洞氢储能项目将在一处矿山内建造一个长30米、直径5米的圆柱形储氢硐室,可以以10兆帕压力最大储存氢气4.5吨。

    然而,建造这样一个岩洞并不容易。由于这个储氢岩洞内部将承受高压,如何让岩洞更抗高压、更具耐久性?这是岩洞建造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为此,二航局与武汉岩土所组建联合攻关团队,针对性研发出兼具超高性能与快速凝结特性的薄层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配套施工技术。

    这项技术通过在岩洞内壁喷射混凝土,形成初支结构,让岩洞更加坚固。运用新技术的混凝土材料强度更高,而且能快速凝结,克服了传统同类技术强度不足、耐久性欠佳、抗渗性薄弱等问题,大大提升了施工质量与效率,为岩洞储氢更安全、更高效,提供了最新技术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团队同步开展了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专用机械臂的现场应用探索,用机械臂进行混凝土喷涂,提升了施工精度与质量稳定性。

    据了解,以往,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多应用在海工结构防护、既有建筑加固等场景,此次新技术应用是一次全新拓展,彰显了该技术在跨领域应用中的潜力。未来,这项技术将向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延伸。

    编辑:李智恒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武汉新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湖北政务服务网
          广告
          精彩图片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