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不少家长在武汉城市留言板给“我为武汉‘十五五’规划建言”征集活动建言中频繁提到同一件“心头大事”——孩子上下学的通勤问题,“能不能让通学公交开进更多社区,成为武汉公共交通的常态”成为许多家庭的共同期待。
家住东湖高新区天祥尚府的张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反映,由于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新建了初中部,周边几个小区的学生要到2公里外的新校区上课,沿途有多个路口,“既不方便,更让人担心安全”,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协调尽快开通从小区直达校门的通学公交。
东湖高新区建设局回复表示,自9月1日起,已在汤逊湖学校新老校区之间开通一条定点定制公交,下一步将根据需求进一步优化满足出行需求。张女士欣慰地说:“这样的公交太需要了!希望通学公交能在全市推广,让更多孩子和家长受益。”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通学公交正在武汉多个区域陆续铺开。九月开学季,青山区新增28条定制通学公交,每天服务学生超过1100人次,覆盖市第四十九中学、武钢实验学校、武钢三中等多所学校。与此同时,经开区、蔡甸区也新增了8条通学专线,为500多名初高中学生提供通勤保障。

孩子们乘坐定制通学公交上学。
“这个月我们新开了从芸海园到辅仁小学的通学公交。”武汉公交二公司602路线长王瑞告诉记者,“像548路、506路、207路等公交也都开通了定制线路,覆盖硚口区、东西湖区多所中小学和高校。”
“既缓解了家长接送难题,又保障了孩子安全、节省了时间,还能减轻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这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家长陈先生感慨道,“希望武汉能把通学公交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的整体规划,让它不是临时举措,而是长期福利,让更多学生享受到安全、便捷的通学服务。”
这样的呼声也与人大代表建议不谋而合。早在今年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武汉公交集团员工聂三华就呼吁全面推行通学公交优化升级。他建议交通、教育、交管等部门应携手公交企业,按照“一校一策”“一线一方案”的方式精准施策;全面摸排学生出行需求,让通学公交不仅“开得通”,更能“开得好”。
编辑:熊展平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