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今年8月武汉空气质量优良率100%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刚刚过去的8月,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创5年来空气质量最优水平。9月25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聚焦武汉推进美丽武汉建设。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透露这一好消息。

    “十四五”以来,武汉牢牢抓好“减排”这个牛鼻子,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在城市主导上风向区域实施“A级准入”政策,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全面淘汰小规模生物质和燃煤锅炉;全面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面完成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淘汰国三标准柴油货车;将清洁运输纳入环评审批重点关注内容;武钢有限累计投入154亿元实施135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永久关闭3座高炉,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固废不出厂”……

    今年初,硚口区竹叶海公园500多株梅花盛情怒放,“梅花坡”冲上热搜,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尘土弥漫的采石场变成“灵山花境”,江夏灵山实现了由“卖石头”向“卖风景”的转变。同时,武汉首次将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应用于矿山修复评估,灵山的GEP从1.17亿元增长至2.58亿元。

    劣Ⅴ类湖泊数量自2021年起连续4年“清零”。水质优良湖泊数量由“十三五”末的24个增至51个。多年深陷劣V类水质的东湖,大幅提升到Ⅲ类水质,水下森林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形成“水下森林碧波荡漾、水上湿地生机勃勃、湖岸天际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在生物保护方面,江豚逐浪、青头潜鸭安家,城市与湿地共生共融。

    2020年起,武汉启动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曾经的工业码头杨泗港变为开放亲水的景观平台;汉口江滩的生态护岸成为市民日常休闲“打卡地”。今年9月底,江汉碧道与武船片堤防改造两处关键“堵点”打通后,武汉两江四岸生态岸线将全线贯通。

    蔡甸大集东片区项目依托花博汇文旅品牌,深化农文旅深度融合,激发乡村多元价值;蔡甸侏儒山街洪北东、西片区项目通过“小田变大田”,规划打造全市2个万亩方耕地集中连片区;江夏乌龙泉全域项目林耕置换约880亩,同步提升耕地质量与区域生态服务功能。

    在汉江湾,武汉肺科医院、汉江湾全民健身中心、外校小语种基地、高品质住宅拔地而起,中心城区首个超1000P智算中心相继入驻。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5平方米,武汉成为中部地区首座“千园之城”。东湖绿道三期全线贯通,105公里世界级滨湖绿道“画圆成环”。全市绿道总里程达2426公里,滨水绿道占比60%以上。

    武汉三环内已形成82.89公里连续生态岸线、841.86万平方米滨水空间,骑行、跑步爱好者今后可沿绿道一路畅行,尽享“江风伴行、绿意环绕”的滨水体验。

    “春赏樱、夏看荷、秋品桂、冬观梅”。150公里快速路月季花带、300条特色景观路、30处花漾街区,500个社区绿色驿站、3000场绿色惠民活动,开放共享公园绿地70万平方米,这样的大武汉,让市民绿色获得感满满。

    编辑:胡之澜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