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尹文艳 通讯员李华、秦朝桂)10月24日,咸丰县原县委大院滨水慢行道上满是惬意景象:漫步者在浓密绿荫下轻享微风,亲子家庭围着艺术景墙定格欢笑,老人们坐在休闲座椅上闲话家常……这幅民生画卷的背后,是一场从“杂乱之地”到“民心空间”的蜕变。


此前,这片北起民族宫、南至朝阳电业的区域,曾是另一番模样。杂草丛生、私搭乱建严重、街巷道路缺失,不仅让沿河公共空间被“锁”在围挡后无法开放,更加剧了周边人车通行的拥堵,成为居民心中的“堵点”。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以协商求认同,以认同促共赢”为原则,广泛收集居民需求和意见,通过系统性清理疏通沿河场地,精准平衡居民个性化需求与公共空间使用需求,打通了小区到沿河绿地的“直达通道”。至此,这条绵延一千米的亲水走廊彻底消除最后“断点”,为市民提供了无障碍、连续舒适的慢行体验。


把最好的岸线留给市民是此次改造的核心初心。县住建局锚定“亲民、精致、花园式滨水景观空间”目标,全面推进“拆围透绿”行动,对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内的实体围墙、危旧门楼、废弃建筑等“应拆尽拆”,让绿色与阳光重新融入街区。同时,深耕“小尺度空间、精致化花园”理念,对腾退空间重新规划整合,打造文化长廊、休闲广场等特色场景,让市民的日常休闲有了更多好去处。
如今,漫步于此,步道全线贯通无阻隔,景观一步一景皆精致,休闲设施更新更便民。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