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陈友兵 通讯员 赵江 张帆
近日,咸丰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迎来重要进展——县域审方中心与县域中心药房“双中心”正式同步投用并保持平稳运行,标志着全县在基层合理用药与药学服务同质化管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10月16日,恩施州卫健委组织全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专程前往参观学习。咸丰县通过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构建起“事前干预、一体审方、统筹用药、全程监管”的药品服务与管理新体系,有效提升了处方质量与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为群众用药安全筑牢防线。
高位谋划,夯实“双中心”建设根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州卫健委的精心指导下,咸丰县将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县卫生健康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由县人民医院牵头联合县中医医院及全县其他公立医疗机构,统筹推进“双中心”建设。前期,工作专班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药品目录、采购、储存、使用情况及药学服务能力进行全面调研,掌握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县域审方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县域中心云药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实施路径与保障机制,为“双中心”的高效、规范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业赋能,筑牢药学服务人才支撑。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核心保障。为确保集中审方工作的质量与精准度,审方中心在启动前数月便启动了多层次、全覆盖的人员培训计划。针对审方中心药师,重点强化处方审核与干预能力,组织参加省、州级专项培训;对中心药房及各医疗机构药房人员,则侧重于统一目录药品应用、库存管理与信息化操作技能的提升。通过组织线上线下交流、典型案例讨论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药学团队的整体协作与问题处置能力。累计培训药学专业人员20人次,为“双中心”顺利运行储备了必要的专业人才。

科技助力,实现处方质量同质化管理。经过紧张的硬件部署、系统联调与人员准备,县域审方中心于今年10月初正式上线运行。中心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了标准化的审方规则库,系统能够自动对处方中的用药禁忌、相互作用、剂量不当等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筛查与智能拦截。同时,配备资深药师进行人工复核,为临床医生提供专业的用药建议,形成“系统+人工”的双重保障。这种“事前干预”模式,显著降低了不合理用药风险,使区域内处方质量管理迈向智能化、同质化管理新台阶。运行初期系统平稳,获得了医生和患者的积极反馈。目前,该中心已实现对全县14家公立医疗机构及242个村卫生室开具处方的线上集中审核,处方总任务数41.13万份,通过药师审方干预760份,药师干预率占审核任务数1.46万份的5.21%。
目录统一,优化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原则,县里组织专家论证,制定了《县域中心药房统一药品目录》。该目录共收录1799个品规,其中县级专用877个,县乡通用627个,乡镇专用295个,划分科学,结构清晰,占比合理。统一目录的实现,打破了以往各医疗机构药品目录不一的壁垒,为药品资源的集中管理、动态调整和规范使用创造了条件。这不仅为后续的药品集中采购、用药衔接和成本控制打下坚实基础,更从源头上促进了临床用药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机制联动,提升药品供应配送效率。依托“双中心”建设,咸丰县医共体构建了涵盖“统一药品目录、统一药品遴选、统一计划审批、统一集采管理、统一余缺调度、统一监测管理、统一药品审方”的“七统一”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实践中,一方面加强与医保部门的协调沟通,确保采购渠道畅通;另一方面,建立与各成员单位的紧密联系,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和库存预警信息,精准制定配送计划。充分利用现有物流体系或引入第三方服务,确保药品,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所需药品,能够及时、准确配送到位。同时,积极探索“县-乡-村”药品配送网络的有效衔接,着力提升药品可及性,极大方便了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的就医取药。
建章立制,保障长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确保“双中心”长期稳定和高效运行,县里注重制度建设与机制完善。先后制定了县域审方中心与中心药房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质量监督与持续改进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信息支撑方面,持续优化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与审方平台功能,努力实现与各医疗机构HIS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反馈机制,定期收集临床医生、药师及患者的意见建议,用于服务的持续优化。此外,积极探索合理的利益分配与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保障“双中心”模式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目前,咸丰县“双中心”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不仅保障了群众用药安全,也推动了全县药学服务和基层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县卫健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深化药学服务内涵,拓展审方中心服务外延,努力实现县域药品供应保障与合理用药水平的持续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双中心”建设的其他县市区提供可借鉴的“咸丰经验”。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