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舒淑、邹林君 通讯员陈睿涵
11月6日,在咸丰县朝阳寺镇长岭村,一条5.1公里的环村路蜿蜒穿行,入村道路干净整洁,千亩柚林郁郁葱葱。这个曾经基础设施滞后、产业薄弱的小山村,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变化的背后,是一支年轻有为的村“两委”班子,和一套“三亮三比三评”机制下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党员队伍。
“我们村‘两委’平均年龄29岁,非常年轻,工作中干劲十足。”2024年被任命为村书记的沈香介绍,她是一名外出打工的车间管理人员回村成长起来的“领头雁”。“在村里都是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又都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为激发党员作用,村党支部推行“三亮”机制,让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党员杨文峰认领环境卫生监督岗后,定期在院落里组织群众开展清洁卫生活动,村容村貌显著改善;老党员潘家政发挥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帮助8户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带动户均增收上千元。

“修5.1公里环村路时,大多数人愿意无偿让地,但少数人觉得吃亏。有村民不肯让地,村里的党员代表反复去与他们沟通,最终做通工作,道路顺利施工完成。”在村工作十年的贺辉兵回忆。老党员贺廷权在污水处理项目需用地时,仅用20分钟沟通便一口答应。在“比作为、比服务、比作风”氛围中,党员带头攻坚、联系群众、改进作风,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
如何让党员作用持续发挥?长岭村建立起“三评”机制。党员定期开展自评,对照职责反思不足,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对优秀党员进行表扬,并结合日常积分进行年度考评,2024年,全村10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刘碧林在自评中反思政策宣传不够深入,随后改进方法,提升宣传效果。
在党建引领下,长岭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面对村内残疾人就业难问题,沈香带领村“两委”协调村内企业吸纳了村内13名残疾人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上了班。产业发展上,全村种植柚子1000亩,种植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村民秦远国说:“以前路上坑坑洼洼,现在环村路修好了,我们去镇上卖柚子方便多了。党员带头打扫房前屋后和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村里漂亮多了。”另一村民覃祖齐补充:“党员潘家政教我们种白柚,还帮忙联系销售。去年我家靠种柚子增收了6000多元。”
从一条路、一亩柚,到一方水、一片心,长岭村通过“三亮三比三评”机制,让党员活力充分释放,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