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党建领航聚合力 专业赋能破困局——县城南门小区老旧小区治理基层实践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通讯员 陈 伟

    建成于2003年的县城南门小区曾因无物业、多出口、高密度等特征深陷治理困境。如今,这里车辆停放有序、广场欢声不断、商铺整洁规范,昔日的治理“洼地”蜕变为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这场华丽蜕变的背后,是党建领航、多元共治的生动实践,更离不开县委社会工作部专业统筹与精准赋能的关键支撑。

    背景困境:老旧小区的“三重难题”与治理瓶颈

    南门小区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辖17栋居民楼,居住761户2960名居民,周边配套517家商铺,11个出入口形成“开放式布袋”格局,先天条件的制约叠加长期管理缺失,让小区陷入多重治理困境。

    基础设施“老破差”,民生痛点突出。小区超20%房屋存在屋顶渗漏问题,直接影响百户居民正常生活;化粪池年均溢污20余次,餐饮油污导致下水道年均阻塞10余次,环境卫生状况恶劣,群众怨声载道。

    公共秩序“乱哄哄”,安全隐患丛生。外来车辆侵占35%以上停车位,消防生命通道形同虚设;52家餐饮门店的油烟、噪音问题频发,相关投诉占小区总投诉量的六成,邻里矛盾不断。

    治理效能“弱涣散”,协商破解无果。物业长期缺位,社区因执法权限有限难以有效管控;电梯加装、占道经营、停车位增设等民生议题,虽经十余次协商仍未达成共识,治理陷入“社区疲于奔命、问题反复出现”的僵局。

    “此前多次尝试推进治理,却因缺乏系统统筹和专业指导,始终难以突破瓶颈。”高乐山镇乐山社区工作人员刘建华的感慨,道出了老旧小区治理的普遍难题。

    破局路径:党建领航+专业赋能的“南门解法”

    为破解治理困局,咸丰县以县委社会工作部介入为契机,构建“党建领航、多元协同、专业支撑、居民主体”的治理体系,推动治理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

    建强治理共同体,筑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组织根基。坚持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建立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联席会议制度,整合高乐山镇人民政府、县城管执法局、县公安局、县融媒体中心等8家联建单位力量,打破部门壁垒,构建治理共同体。县委社会工作部全程参与治理方案制定,细化各联建单位职责清单,明确任务分工、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从制度层面杜绝“权责模糊、推诿扯皮”现象,确保治理工作同向发力。

    创新“五级协同”机制,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在治理共同体基础上,落地实施“社区党组织联席成员单位、社区党委、支部书记、网格员、居民”五级协同机制,贯通治理组织层级。县委社会工作部发挥专业优势,指导社区制定各层级议事流程和响应时限,针对居民意见收集、矛盾调解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专业能力。通过“小事不出楼栋、大事联动破解”的分级处置模式,让治理力量沉到一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前治理总感觉在单打独斗,现在有了顺畅的机制和专业指导,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南门小区业委会主任苏林武的感言,印证了机制创新的成效。

    搭建居民议事平台,推动治理“从社区定到居民议”。为破解“议而不决”难题,县政协、县委宣传部、乐山社区联合开展院坝协商活动,县委社会工作部派专人现场指导,规范院坝协商流程。通过“议题提前公示、意见分层收集、诉求理性表达”的标准化设计,避免协商沦为“争吵会”,让居民真正成为治理主角。电梯加装、停车位分配等此前久拖未决的议题,在规范协商中首次达成多数居民认可的共识。同时,推广“一事一议”楼栋会议制度,居民自主议定电梯加装、小区公约等关键事项,议事决策成为新风尚。

    治理成效:从“忧居”到“优居”的系统性蜕变

    在党建领航与专业赋能的双重驱动下,南门小区实现了治理效能与居住品质的全方位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公共秩序全面规范。引入“住户福利+外来收费”智慧运营模式,清理46辆僵尸车及外来闲置车辆,释放120个停车位,彻底打通消防通道“生命线”;城管、公安联合专班常态化驻点整治,餐饮油烟、噪音投诉量同比下降85%,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基础设施全面升级。9部加装电梯顺利落地,惠及300余户居民;屋顶渗漏、化粪池溢流等老大难问题得到长效治理;健身广场焕新启用,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昔日“脏乱差”的小区变身“洁净美”的家园。

    治理能力全面增强。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自主议事决策蔚然成风;“五级协同”机制高效运转,联建单位联动破解难题的能力显著增强。目前,物业引进、支部阵地建设、智慧充电桩等软硬件升级项目正全速推进,小区朝着“百佳小区”目标稳步迈进。

    实践启示:老旧小区治理的“南门经验”

    南门小区的治理实践,为老旧小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核心在于把握好“三个关键”。

    党建引领是核心保障。只有坚持“党建一根针”穿起“治理万条线”,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才能构建起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治理格局,为治理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专业赋能是关键支撑。县委社会工作部的统筹指导与专业服务,让治理方案更科学、协商流程更规范、问题解决更精准,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专业能力不足、系统统筹不够”的瓶颈。

    居民主体是根本动力。只有让居民从治理“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决策者、受益者”,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才能让治理措施落地见效,实现治理成果共建共享。

    南门小区的蜕变证明,只要找准党建引领的“定盘星”、激活专业赋能的“动力源”、筑牢居民主体的“压舱石”,再难的老旧小区治理难题也能迎刃而解,基层治理的根基必将更加牢固。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