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通讯员 张 栋
“5年了,我们差点就放弃了,没想到还能拿回这笔血汗钱!”近日,在咸丰县人民检察院的帮助下,5名务工人员终于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共计15万多元。
这笔原本希望渺茫的“陈年旧债”得以讨回,还得从2017年说起。当年,李某等5人在咸丰某建材公司务工。2020年,公司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无力支付他们的劳动报酬。
多次催要无果后,2023年,李某等人依法向法院起诉该公司,并申请强制执行。然而,执行过程并不顺利。经法院查询,该公司名下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无奈之下,案件被迫裁定为执行终结。
就在李某等人认为讨薪之路走到尽头时,转机出现了。今年年初,李某等人偶然得知,该公司即将被收购,将获得一笔收购款。他们怀揣着一线希望,来到咸丰县人民检察院,提交了执行监督申请。该院民事检察部门受理后,高度重视,立即对案件展开全面审查。检察官调阅了原执行案卷,核实欠薪事实,并重点围绕该公司被收购及收购款支付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
经调查,该公司确实存在一笔因股权或资产转让而产生的收购款,该款项属于公司财产,应用于清偿公司债务。
“我们要做的就是必须保证这笔款项优先支付农民工工资,这也是落实最高检《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助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的要求。”案件办理人谭潇表示。
咸丰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县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法院恢复执行,并对该笔收购款予以查封、扣划,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法院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响应,依法启动恢复执行程序。最终,在检察院、法院的协同努力下,该笔收购款中相应数额的款项被成功划拨,用于支付李某等5人被拖欠的工资,这桩烦“薪”事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一路走来太不容易,幸运的是检察机关在关键时刻启动执行监督程序,及时维护了我们的权益。”李某感慨。
一直以来,从审判程序监督到执行难题破解,咸丰县人民检察院紧盯民事诉讼全流程,联合法院等多方力量,破解执行环节中的“梗阻”,为陷入困境的群体打通维权“最后一公里”。
“强化检察机关对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是健全国家执行体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咸丰县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
恩施日报2025年11月12日第A06版:社会民生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