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伟 冉乐
日前,捷报从省委社会工作部传来:经州级严格评估推荐,咸丰县成功入选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示范县创建名单。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该县始终以高站位谋篇布局、高标准推进落实、高质量攻坚突破,用系统化思维织密治理网络,以创新型举措激活治理效能,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一幅 “共建共享、善治高效” 的治理画卷在咸丰大地生动铺展。
高位统筹聚合力 夯实创建压舱石
咸丰县始终将示范县创建作为检验县域治理成色的核心标尺,精准对标省委要求,细研方案、精备材料,全力筑牢示范创建根基。
为凝聚上下同心的攻坚合力,一套强有力的推进机制迅速落地:7月23日,县委、县政府联合印发《咸丰县创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将创建任务拆解为4大项重点工作、17项具体任务,逐一明确牵头单位与责任主体,实现任务清单化、责任链条化;8月14日,全县创建推进大会召开,县委副书记唐其锐出席并部署工作,强调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扛起第一责任,将创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发展机遇,以“一把手工程”标准牵头部署、全程督办、严格问效。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高位推动,构建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三级联动抓落实”的责任闭环,建立“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全链条推进机制,通过定期晾晒进度、动态通报情况、季度调度推进,倒逼各项任务按节点落地见效,为创建工作凝聚起磅礴合力。
多元协同提质效 激活治理新引擎
创建过程中,咸丰县以党建为引领、以协同为路径、以民生为导向,探索出一条独具咸丰特色的基层治理现代化之路。
党建引领强根基,释放治理原动力。农村地区构建“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治理体系,建成742个党小组、1989户党员中心户、706个院落党群站点;城区划分102个基础网格,建立 41个网格党支部、133个楼栋党小组,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8%,实现党组织全域覆盖、无盲区延伸。同时,按标准公开招聘61名专业化城市社区工作者,通过全员培训、首届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淬炼骨干队伍;印发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制定“三张清单”,清理冗余政务公众号40个、整合同质化工作群组221个,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投身服务。
多元共治聚合力 拓宽治理新路径
整合各地协商模式打造“白茶夜话”议事品牌,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全流程覆盖;推行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在2个小区开展酬金制(信托制)物业试点;落实社工人才激励办法,为244名社工兑现激励资金25.8万元,组建专业化社工队伍、扶持本土服务品牌,让“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氛围愈发浓厚。
民生导向优服务 深化“六联”暖民心
聚焦特殊群体,构建四级包保体系,实施“医路同行”等帮扶项目,募集社会资金151.7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71人;赋能产业发展,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格局;筑牢平安防线,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达标建成,排查矛盾纠纷1917件、成功化解1879件,智慧信访平台高效办理群众诉求641件;数字赋能提质,建成智慧社区综合平台,实现二维码门牌全覆盖,“咸丰县便民服务”小程序上线多项便民功能,推动治理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上门”转型。
特色标杆树典型 彰显示范新价值
一系列创新实践让咸丰县基层治理亮点纷呈,多个特色标杆脱颖而出,示范引领效应持续凸显。党建引领“六联”模式创新划分3238个院落网格,建立704个院落党小组、458个协商平台,相关经验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1+8+N”专业化调解组织构建的“三级诊疗”矛盾化解机制,2024年以来调处矛盾纠纷1245件,成功率达98.23%,纠纷发生率居全州最低,有效警情下降50%,相关经验获全国推广;536名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转型为“流动网格员”,累计上报各类问题1500余件,让治理“变量”成功转化为“增量”;投入35万元建成5所中小学标准化社工站,形成“专业服务+全员参与”的校园治理新模式;争取全州唯一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试点,推动7个村(社区)阵地从“办公场所”向“服务阵地”暖心转型;“一端一云+N应用”数字乡村平台上线运行,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
下一步,咸丰县将始终保持“赶考”姿态,以更完善的机制、更务实的举措、更饱满的热情推进创建工作,全力冲刺省级验收,持续擦亮基层治理“咸丰名片”,让善治之花在咸丰大地常开长盛。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