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从有依靠到有奔头——县总工会谱写服务职工新篇章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救护师在工会驿站为外卖骑手讲解急救知识。(通讯员田明书 摄)

    新就业群体代表参加全州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全媒体记者叶莉 摄)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体检。(通讯员雷玖一 摄)

    全媒体记者叶莉 通讯员 刘健灵 张诗施

    11月11日晚,工人文化宫的乒乓球、羽毛球馆灯火通明,场地中既有老友间的默契对垒,也有同事间的趣味比拼。清脆的击球声与阵阵欢笑交织,展现出职工文体生活日益丰富的生动景象。

    “工人文化宫的建成投用,是我县工会加强服务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尹辉介绍。

    近年来,县总工会始终围绕“服务中心、服务职工”的双重使命,在组织建设、职工建功、权益维护等方面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职工满意、发展受益的暖心答卷。

    织密组织网络 让每位职工有“家”可依

    10月28日,县总工会组织210名快递员、货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县中医医院参加免费健康体检。针对该群体工作强度大、作息不规律等特点,工会定制了包含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彩超、肺部CT等项目的专属“健康套餐”。体检现场,医务人员对大家关心的健康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并提供了专业的日常护理建议。

    “平时忙于跑单送货,很少有时间关注健康。工会组织这样的体检,真是把温暖送到了我们心坎上。”咸丰县货车物流联合工会委员会主席卢山感慨。

    这份精准服务的背后,是县总工会在组织建设上的持续深耕。

    县总工会以“建组织、强基础、活基层”为主线,开展“工会组织扩面提质”专项行动,创新建立“底数摸排—分类指导—跟踪服务”全流程工作机制,根据行业和群体特点制定差异化建会方案。面对部分非公企业建会意愿不强的情况,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一对一宣讲政策、解答疑问;对于社会组织,则通过党建引领、资源共享等方式,凝聚建会合力,推动组织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

    “联合工会成立后,我们能更精准地对接行业职工需求。”咸丰县社工机构联合工会主席李芳说。今年9月,6家社工机构共同组建联合工会,不仅增强了活动组织能力,也显著提升了资源对接效率。

    截至10月底,全县已建立工会组织494个,发展会员57531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及国有企业工会覆盖率实现100%,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率也达到100%。

    “工会组织就像一张网,把各行各业的职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尹辉说,通过“小三级”工会体系建设,全县已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实现了职工“遇事有处找、诉求有人听、困难有人帮”。

    筑牢维权屏障 让每份付出“权”有所护

    “多亏工会的专业调解,我才拿回了应得的报酬,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提起之前的维权经历,职工唐某仍满怀感激。

    此前,唐某因未签订劳动合同与所在公司产生劳动争议,向咸丰县“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提交申请,主张双倍工资差额等权利。案件受理后,迅速转入县“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工作室进行调解。经调解员耐心沟通和专业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企业当场向唐某支付2万元双倍工资差额。

    “我们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约80%可通过调解化解。”“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工作室调解员田明书介绍,调解结束后,工作室还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和法律咨询服务,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县总工会着力构建“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法治保障”全链条维权体系。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74件,为职工追回权益资金298.6万元。同时,创新建立“工会+检察院”协作机制,设立“工会+司法”公益法律服务站,组建县级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既畅通了职工维权渠道,也推动企业依法规范用工,从制度层面筑牢权益保障防线。

    “维权是保障,预防是关键。”县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工作人员熊梅菊表示,工会积极推进集体协商工作,切实保障职工在工资分配、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协商权利,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发生。

    在服务便捷化方面,县总工会以“15分钟职工服务圈”为目标,持续完善线下服务阵地。目前,全县已建成20家工会驿站,配备空调、饮水机、急救箱、充电设备等便民设施,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

    “以前累了只能在路边休息,现在驿站里有空调、有热水、能热饭、能充电,方便多了。”外卖骑手覃贞敏说。

    此外,县总工会持续擦亮“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服务品牌,常态化关爱让职工从“被关怀”变为“有依靠”,也让工会服务“四季在线”。

    搭建成长平台 让每个梦想有“路”可走

    “与同行同台竞技,既是展示实力,更是学习提升的好机会。”今年4月,咸丰县选手庹先军在“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木雕赛项中荣获银奖。此前,他曾在2019年参加同一赛事的根雕项目并获银奖,被授予“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

    技能人才是驱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县总工会积极搭建劳动和技能竞赛平台,覆盖教育、消防、快递、新能源、酒店服务、社会工作等38个行业,为技能人才打造“以赛促学、以赛提能”的成长舞台。

    在恩施州第六届“工创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暨湖北省“工友杯”第七届职工创业创新大赛中,湖北皇恩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一等奖,咸丰县青年公社家庭农场获评优秀奖。

    今年10月,咸丰县社工机构联合工会的3名社工代表参加湖北省社会工作者职业技能竞赛。“通过比赛,既开阔了眼界,也明确了提升方向。”赛后,他们表示。

    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县总工会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校支撑”协同培训机制,推行“理论精讲+实操演练”“线上赋能+线下实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促进技能提升与岗位需求有效衔接。

    同时,落实“新八级工”制度,拓展技能等级认定范围,为产业工人铺设“技能提升有通道、职业发展有奔头”成长路径。

    在县总工会的推动下,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劳模工匠脱颖而出。近年来,全县共推荐评选“工人先锋号”7个、“荆楚工匠”3名、“优秀带徒名师”2名,颁发“五一劳动奖章”23枚。今年,县总工会还组织劳模工匠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活动21场,通过“理论+案例+互动”方式,弘扬榜样力量,激发职工干劲。

    在提升技能的同时,县总工会注重激发职工创新活力,组织职工参与“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创新项目评选。其中,湖北硒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恩施州硒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两个项目,荣获2025年恩施州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奖。

    当好职工“娘家人”,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责任。县总工会以组织覆盖为基础、维权服务为重点、技能赋能为抓手,将“职工有所需,工会有所应”落到实处,凝聚职工奋进力量,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