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蔡永政 张富波
6月20日(农历5月15日)是土家人很重视的“大端午节”,在咸丰境内从事道路施工的四川广贤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热情邀请咸丰县联调委调解员去工地看看。“粽”情叙旧,这份情感缘于一次纠纷调解。

两年前,某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某某有限公司、四川广贤建设有限公司因工程合同转包发生纠纷,导致项目停工。三家大型企业较劲,数百工人对峙,形势十分严峻。此纠纷交由咸丰县联调委处理,他们认真调查摸底,找准症结,及时组织调解,终使三家企业握手言和,为四川广贤公司挽回经济损失790万元,工程也得以顺利推进。
咸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县。“枫桥经验”在这片厚实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了人民安宁祥和、民族团结进步、边区协作共济、营商环境优化的甜美果实。
近年来,咸丰县委、县政府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咸丰县人民调解工作实施办法》,全盘夯实底座、全才锤炼队伍、全维实施保障、全功检验成效,“全时四驱”为人民调解工作再添强劲动力。
忠堡大捷纪念碑旁,由退职村干部组成的纠纷调解摩托车队活跃乡里,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杨洞将军山下,69名退役军人“整编”成立“老兵调解室”,一抹迷彩温馨一方。
曲江河畔,湾田村依靠乡贤的威望、影响和知识助力矛盾纠纷化解,筑起“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村庄”的堡垒。
恩施州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忠堡、杨洞和曲江经验,并批示全州推广。而专业人才荟萃、善打攻坚战、善解疑难杂症的咸丰县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辖下“苏老武调解室”则连续捧回“湖北省金牌调解组织”“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奖牌,唐崖镇彭家沟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党建引领六联并进 打造乡村治理山区样板》经验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高水平稳定护航了高质量发展。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咸丰,偏远闭塞之地渐变为武陵山区交通枢纽。
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咸丰全盘夯实底座,以县政法委担纲,建立县级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健全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建强县联合调解委员会。指导督促各调解组织按照“五公开”“六规范”模式建立个性化调处工作室,创新、拓展、丰富调解路径,提高调解效率。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紧密结合、协同作战,诉讼、仲裁、行政、信访、协商与人民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构建起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管理、“一窗式”办理、“一条龙”处理新模式,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经纬线织牢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第一道防线”。
民间纠纷千头万绪,全才锤炼队伍,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关键。咸丰县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起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离退休政法干警、法律工作者、网格员、乡贤能人以及具有不同行业职业背景和专业知识的社会志愿者组成的人民调解员专家库,并指导各级调解委员会采取推选、聘任等方式,把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具有相应政策法规知识的人吸收到人民调解队伍中来,依法建立本级本部门本行业人民调解员专家库。同时,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员成长机制、进退机制,工作考评和奖惩机制以及“金牌调解员”培养机制,使人民调解员成为人人尊重、人人想干且必须干好的职业。
忠堡退职村干部用乡音乡情的魅力、用党性强、经验足、地缘熟、群众拥护的基础,加上对法律知识的不断学习,成为断得清家务事、理得清邻里事的优秀调解员。杨洞老兵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靠的是“人熟、地熟、事熟”,更有老兵的执著和素养。县联调委吸纳优秀律师、退休法官、政法干警、行业领域专家 39名建起金牌调解工作室,成为全县调解组织的一支尖兵。
全维实施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县委政法委联合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组建县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组,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经费保障。努力完善人民调解经费保障机制,调解员奖励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各乡镇 、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团体为本辖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三是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矛盾纠纷信息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制度、层级化解制度 、奖惩制度以及诉调对接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体系,严格考核,照章兑现。四是氛围保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的功能、作用和做法,加深群众对人民调解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认识,营造浓厚氛围,让人民调解的受众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五是技术保障。充分运用人民调解平台、综治网格平台、“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平台,为调解工作提供详实依据。通过网络平台申请、线上受理、远程视频进行实时调解,完美实现了快速、便捷、高效的有机统一,创出了“黄金洞乡五谷坪村村民雷某与中移铁通某公司赔偿损失纠纷案1小时办结”的佳话,也创出“向某玲与用人单位10年劳动合同纠纷一朝化解”的暖心话。

全功检验成效 ,人民调解“六战”建殊勋。
打好排查预警“前哨战”。延伸调解工作触角,推进调解关口前移,完善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常年利用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普及法律知识、宣传典型案例,每年深入企业、社区、乡村进行法制宣讲1000多场次,切实做到抓早抓小,防范未然。
打好统筹联动“大会战”。构建起政法干警、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社会志愿者、行业咨询专家等广泛参与的纠纷化解、法律服务体系。有效衔接纠纷发生地党委综治部门、公安派出所、法庭以及纠纷所涉行业主管部门,横向对接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联合司法、法院、仲裁、劳动、工会等裁决机关,凝聚起强大调处合力。
打好应急处突“遭遇战”。对突发的重大案事件,特别是伤人亡人、关乎民生的纠纷,勇敢担当、主动介入,开展“无申请主动上门调解”,确保“小事不闹大、大事不恶化”“本地不出事、矛盾不上行、网上不炒作”。2019年4月,某校一学生意外坠亡,学生亲属聚集学校,冲突一触即发。联调委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及时组织调解,连续工作6天6夜,最终促成学校与学生家长达成和解协议。
打好疑难杂症“攻坚战”。综合运用调解技法,有效破解疑难杂症。县联调委承接重大疑难纠纷87件、五年以上的信访积案6件、十年以上的信访积案3件、经济纠纷标的额500万元以上的8件,调解成功率达99.2%,通过司法确认及劳动仲裁委员会确认案件227件,为当事人减少诉讼成本22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打好营商环境“保卫战”。围绕全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及时有效预防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在调解中综合考虑矛盾双方诉求,运用情、理、法巧妙调解,推动构建起诚信有序的营商环境。
打好平安稳定“持久战”。调解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紧密互动,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调解员主动进社区、进小区、进乡村,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道德讲堂等活动,明德施教,明理释法,多措并举,维护一方长治久安。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