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6月11日,唐崖土司城址世界文化遗址公园开园仪式在咸丰县唐崖镇隆重举行。

2014年6月22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唐崖土司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

2015年7月5日,非遗项目唐崖石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先华(右)指导工人将世界文化遗产标识镌刻在唐崖土司城遗址文化墙上。

2022年4月29日,唐崖土司城址世界文化遗址公园内游人如织。

2024年7月5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咸丰县调查队工作人员走进唐崖土司城址,在文物保护标志碑前合影留念。

2015年7月5日,咸丰县唐崖镇干部群众自发举办文艺展演,载歌载舞庆祝申遗成功。

2008年10月19日,唐崖土司城的守望者陈照南在荆南雄镇牌楼前留影。
全媒体记者 李维君 摄影并文
7月5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咸丰县调查队工作人员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对遗址内各类文物开展全方位信息采集和田野调查。
9年前,2015年7月4日,咸丰唐崖土司城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唐崖遗址管理处工作人员与当地干群一起,载歌载舞,欢呼祝贺;申遗成功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5日,非遗项目唐崖石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先华与同事一起将“世界文化遗产”的标识镌刻在唐崖土司城的招牌上。
时间回溯。2008年10月,年近八旬的“资深解说员”陈照南老人手握烟斗,义无反顾地守护着唐崖土司城,因其事迹感人于2017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自2002年购置胶片相机以来,记者或因工作关系,或因兴趣爱好,数十次进出唐崖土司城址,用镜头记录和见证唐崖土司城址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再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华丽转身。这些照片虽然缺乏艺术效果,也不是决定性瞬间,更谈不上经典,但其背后蕴含着本土摄影人对唐崖土司城址的敬畏和世遗唐崖的期许。
尘埃落定,当一切归于沉寂时,唯有文化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并传承下来。摄影只是文化传播或传承的一种方式,唐崖也不仅仅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代名词,由其衍生的公共品牌及旅游价值不可估量。
成功申遗九周年,“镜”观唐崖土司城。再过300余天,唐崖土司城址举行申遗十周年庆典的时候,恩施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对标秘鲁马丘比丘的咸丰唐崖土司城,将翻开新的篇章,为世人呈现更多惊喜。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