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冯 程
产业振兴,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近年来,咸丰县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持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擦亮特色产业品牌,激发特色产业活力,让农民荷包更厚实,家业更殷实。
特色产业规模壮大 产业品牌日益擦亮
咸丰立足生态优势和富硒资源,精心培育茶叶、藤茶、油茶、林果、中药材、黑猪等绿色特色产业,全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10万亩,其中,茶叶产业尤为突出,发展茶叶基地28万亩,白茶面积达到了14.5万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拥有“三品一标”认证95个,有机基地认证1万亩、绿色认证10万亩,“唐崖”农产品畅销全国,居民人均“绿色”收入持续增长。
茶香也怕巷子深,好茶也要靠吆喝。咸丰注重打造特色产业品牌,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举办白茶文化活动,促进农文体旅融合增值,加快实现绿色崛起。实施中茶湖北产业园、白茶无性系国家级种业创建等项目建设,做优咸丰白茶,2023年咸丰县生产干茶1.2万吨,产值突破20亿元,获评全国2023年度重点产茶县域。同时,积极培育茶企,现有茶企125家,茶叶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特色产业活力有效激发
咸丰县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推动农旅融合等措施,有效激发特色产业的活力,成功引进中茶公司湖北总部、硒粮集团等龙头企业落户咸丰。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支持,还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此外,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对产业基地进行“景区化”升级打造,给基地融入旅游、文化元素,让基地最大程度发挥增收效益。白果坝的百里洞藏,大路坝的万亩油菜,白岩的田园交响,金洞司的茶海林园,马倌屯的现代农业,湾田的山水人居,茶林堡的满园茶香,张家坪的原始群落,五龙坪的烂漫山花……良好生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农民荷包更厚实 家业更殷实
随着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咸丰县的农民群众受益匪浅。通过参与特色产业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了稳定增收,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每年毛收入可达300多万元。”谈及可观收入,小村乡村民李朝辉满脸笑容。
在咸丰,像李朝辉一样因茶致富的村民有很多,他们都是茶产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同时,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9月11日,2024年“农行杯”湖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冠军之夜”在咸丰县曲江镇湾田村茶谷广场超燃巨献。
“收入是平时的3、4倍。”特色小吃摊的商贩雷艳明难掩喜悦之情:“这次赛事给我们地方带来了非常大的人流量,不仅提高了名气,还让我们商户有很大的收益。”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