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刘洪军、杨明高)近日,咸丰县人民法院执行局速执团队48小时内跨省奔袭数千公里,成功执结两起欠款案,让“纸上权益”化作“真金白银”。
2024年,赵某某起诉沈某偿还欠款1.8万余元,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后沈某却迟迟不履行。2025年1月15日,赵某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局通过网络查控显示沈某名下“零财产”,人也不知所踪。
正当案件陷入僵局时,执行法官发现关键线索:沈某在湖南省长沙市经营一家批发商行。
速执团队连夜研判,比对工商登记信息,确认商行实际控制人为沈某。次日清晨,执行法官带着卷宗踏上征程,驱车570多公里到达目的地。
当执行法官直奔沈某所在的批发商行,却扑了个空。于是,执行法官和法警身着便衣,轮流在商行对面蹲守。经过4个小时的蹲守,消失许久的沈某被等候多时的法官逮个正着。
面对突如其来的执行法官,沈某一脸错愕,辩称该商行系亲戚经营,他只是帮忙。
见沈某还在装傻充愣,执行法官现场出示工商登记信息,并宣读拒执罪司法解释。眼见要被司法拘留,沈某打开手机完成全额转账,欠款当场执行到位。
正当团队准备返程时,又接到新的执行线索:另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吴某某在邻市现身。
法官多次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吴某某均无回应。随即,执行法官们再出发,驱车2小时抵达目标城市,于次日早晨堵住正欲外出的吴某某。吴某某称因家庭困难,所以不接电话、不回短信。
经执行法官耐心地做工作,同时鉴于被执行人及其父亲有病,目前家庭较困难的实际情况,法官电话与申请执行人袁某沟通,袁某同意放弃3000元执行款。被执行人吴某某将剩余1.7万元履行完毕。
恩施日报2025年3月20日第A06版:社会民生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