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焜 全媒体记者 舒 淑
今年以来,咸丰县曲江镇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紧扣中心工作,通过轮岗淬炼、青蓝结对、走出去引进来等举措,实现干部素质与重点工作互促共进。
制度先行立规矩
“现在内部采购、请销假都有更加清晰合理的流程,大家干事更有章法了。”曲江镇党政办主任钱晶翻看着新修订的机关管理制度感慨。
曲江镇靶向提升干部干事热情与服务意识,从考勤纪律、岗位责任、考核评价三方面入手,对机关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性修订,将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与各类评优评先挂钩;结合履职事项清单,科学划定“六办三中心”岗位职责边界,避免推诿扯皮;建立干部成长档案,动态记录学习培训、一线实践等表现。
曲江镇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显著提升,形成主动作为、积极担当的良好局面。
轮岗淬炼强筋骨
“连续3天蹲守茶厂,终于把从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梳理出来,再也不是门外汉了。”近日,选调生田顺捧着厚厚一沓笔记,难掩兴奋地说。
作为刚结束驻村工作的年轻干部,田顺被选派到曲江镇经济发展办参与产业经济企业培育工作。为了尽快让年轻干部进入角色,不当门外汉、不讲外行话,该镇将年轻干部放到一线淬炼。
“以前在村里懂政策,现在在产业一线懂技术,跟企业沟通更有底气了。”该镇党建办年轻干部黄钰的感受,正是曲江镇“轮岗练兵”机制的缩影。
曲江镇通过关键岗位轮换,把干部放在信访维稳、征地拆迁、产业发展等一线岗位轮岗。新的岗位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学习新工作,掌握新方法,开拓新思路,对年轻干部的快速成长至关重要。
“实践证明,给最年轻的肩膀压最重的担子,他们反而成长得最快。”曲江镇党委书记秦华松说,近几年的轮岗,让干部对事业更有责任感。
青蓝结对传薪火
“调解山林纠纷得先听群众把委屈说完,再拿林权证对照现场划边界。”在曲江镇渔塘坪村,该镇临近退休的平安建设办副主任邢宗文正带着后备力量安思旭处理一起邻里纠纷。作为“青蓝结对”的首批师徒,邢宗文手把手教安思旭调解矛盾纠纷的方法。
曲江镇按照“青蓝结对”模式,为20名年轻干部匹配业务骨干结成师徒,由党政办“笔杆子”带新人写材料、理流程,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带新人认苗情、辨病虫害。
刚参加工作的外地年轻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时,因语言不通、话术生硬常被村民误解,该镇综治中心副主任龚新华便带着大家反复演练“政策白话讲”技巧。
“结对不是简单的带业务,更要把‘走村串户带本子、解决问题盯到底’的工作作风传下去。”李爽感叹。
走出去引进来拓视野
“东西湖区的社区工作将精细化管理发挥到了极致,社区协调各单位推动工作也特别高效有序,值得我们学习。”在曲江镇干部交流分享会上,刚从武汉市东西湖区跟岗归来的曲江社区书记游敏一边展示手机里的照片一边说。
今年以来,曲江镇结合“走出去+带回来”成长计划,累计选派3批11名干部赴武汉市东西湖区跟岗培训,到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等地考察学习,每批干部归来后举办“书记讲给书记听”分享会,将外地经验转化为本地实践。
湾田村党支部书记杨本刚从堰河村学到“多元发展产业”经验,首次尝试短视频宣传推介湾田农文旅;曲江村党支部书记李维从杭州学习归来,注重抓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围绕社区治理结合曲江实际不断推陈出新。
“走出去看的是差距,带回来的是思路。”镇党委领导在分享会上鼓励大家。
从制度约束到实践打磨,从经验传承到视野拓展,曲江镇构建起“学、练、传、拓”四维培养体系。今年以来,该镇累计将8名“95后”干部放在重点岗位上,让想干事的有舞台、能干事的有奔头。
曲江镇党委书记秦华松表示,将进一步以干部素质提升撬动“支点建设”,深化“一线练兵”机制,推动更多干部在经济发展、征地拆迁、信访调处等主战场历练成长。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