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吴 锡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
在大众印象里,护士工作常被简化为打针发药等常规操作,但在坪坝营镇中心卫生院,这群白衣天使扎根山区,以日复一日的坚守,无微不至的关怀,诠释着基层护理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成为乡村健康最坚实的守护者。
卫生院里的多面手
在坪坝营镇中心卫生院,配药、护理、沟通……护士们身兼数职,是诊疗一线的“多面手”。每天清晨,护士长小米便开始核对医嘱、调配药物。面对以老年人为主的患者群体,她总是反复确认用药剂量和注意事项,“年纪大的患者容易忘,多叮嘱几遍,他们用药才更安全。”
面对晦涩的医学术语,护士们化身“翻译官”。“空腹吃药就是早饭前别吃东西”“血压高要少吃腌菜腊肉”,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帮助患者理解健康知识。护士小杨负责的一位高血压患者,起初总记不住饮食禁忌,经过她多次上门用方言耐心讲解,还结合患者日常饮食举例,如今老人不仅养成了健康饮食习惯,血压也控制得很稳定。
作为基层医疗的“前哨”,坪坝营镇中心卫生院的护士们时刻保持警惕。由于缺乏专业急诊团队和高端设备,她们就是守护患者的第一道防线。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一位腹痛难忍的患者被送来,值班护士小陈迅速完成初步检查、建立静脉通道,并联系上级医院转诊,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走村入户的健康卫士
公共卫生科的护士们又成为行走在山间的“健康卫士”。 每月都会挨家挨户走访孕产妇,细心指导产后护理和新生儿喂养。面对毫无经验、极度紧张的初产妇,会多次上门指导喂奶、换尿布等护理技能。同时,还为0-6岁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定期监测身高体重,普及近视防控知识,用关爱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已为辖区380名孕产妇提供上门服务,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4%以上 。
在慢性病管理方面,护士们定期上门随访,为患者监测血糖、血压,指导用药和饮食。65岁的糖尿病患者张大爷对此深有感触:“她们每月都来,帮我测血糖,还教我怎么吃粗粮,现在我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卫生院已为辖区5132余名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疫情防控期间,护士们更是冲锋在前,承担起预检分诊、核酸采样、疫苗接种等工作。如今,她们依然活跃在各村,开展健康宣教,为老人测量血压、发放健康手册,普及常见病预防知识。
特殊群体的贴心人
在坪坝营镇中心卫生院内儿科病房,作为特殊群体的“贴心人”,护士们总会在面对哭闹的患儿时轻声安抚。5个月大的朵朵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时哭闹不止,护士轻轻抱起她哼着摇篮曲,用温热毛巾擦脸、拿玩偶逗趣,在她们的悉心照料下,朵朵恢复笑颜并顺利康复,让小患者在病痛中也能感受家的温暖。
对于空巢老人,护士们也格外用心。80岁的独居老人李奶奶来院复查,护士全程陪同检查,帮忙取药,还仔细写下用药说明,贴在药盒上。“这些娃比亲闺女还贴心!”李奶奶常常这样感慨。
遇到因病情焦虑的患者,护士们又成了“倾听者”。坐在病床边,陪患者拉家常,用身边的康复故事鼓励他们,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不断学习的护理人
尽管工作繁忙,护士们仍坚持学习提升。利用休息时间,她们练习艾灸、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将其融入日常护理。每周,坪坝营镇中心卫生院都会组织急救技能培训和病例讨论,从心肺复苏到常见急症处理,反复练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只有自己本领过硬,才能更好地守护乡亲们的健康。”一位护士这样说道。
在基层医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坪坝营镇中心卫生院的护士们,用专业、耐心和爱心,守护着乡村百姓的健康。她们的工作平凡却重要,在一次次配药核对、一回回上门随访、一句句暖心安慰中,织就了基层健康防护的坚实网络,成为山区百姓信赖的“健康守门人”。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