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曹征服 通讯员王艳华
从2002年1月参加工作至今,朝阳寺镇中小学教师杨靖已连续从事小学班主任和语文教学23年。23年来,她心系学生,情系教学,在平凡的岗位上慈母般地呵护学生,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

杨靖在辅导学生。通讯员王艳华 摄
杨靖执教的是小学语文。曾经,有位姓杨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喜欢举手提问,但提的问题却通常是数学课本上的问题。若就事论事,那位学生就是典型的语文课堂上“跑调”“开小差”,涉嫌搅局。若是批评他,甚至是“罚他的站”,便会伤了他的面子,伤了他的自尊。
咋办?当然不能“凉拌”!
每当那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问数学题时,杨靖顺势接腔,解答了他提的数学题后,又顺势将其思绪从数学牵到语文。
课后,杨靖与那位学生交心谈心,夸奖他爱学习、数学成绩好,提醒他不要偏科,要把各门课程都学好。
学生几番问,杨靖几番答。渐渐地,那位学生再也不在语文课堂上“跑调”了。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但是,有时有的学生的个性太过了,便成了犟性。杨靖素来尊重学生的个性,但对于犟性,必须纠正。
有位姓丁的学生在课堂上一不小心,碰掉了他自己的玻璃水杯,刺耳的声响惊扰了课堂秩序。杨靖批评了他几句,岂料,那位学生犟性十足——不仅不接受批评,竟然起身就走出了教室。其行经,好像在说“我不给你读书了”。
当时,杨靖感觉相当恼火。可她转念一想,学生来学校,是来接受教育的。教师为人师表,是不应该与学生一般见识的。但是,“树儿看从小,马儿看蹄爪”,对于丁姓学生的这种犟性,绝不能放任。
课后,杨靖比长比短地给那位学生讲,苦口婆心地给那位学生讲,使那位学生心服口服,不但承认了过错,从此还少了几分犟性。

杨靖和学生们在一起。通讯员王艳华 摄
除了教学和班级管理,杨靖时常关爱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她尽自己所能,从心理上、情感上、物资上关爱他们(她们),呵护他们(她们)快乐学习,阳光成长。
从教23年来,杨靖先后荣获咸丰县“名班主任”“咸丰名师”、恩施州“优秀乡村教师”、湖北省“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因为爱,所以爱。心会跟爱一起走。在乡村教学岗位上,杨靖不惜用心血滋养祖国的花朵。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