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张波)5月28日,咸丰县人民法院唐崖法庭工作人员收到一条特殊的微信消息:“辛苦你们了,能得到这样的处理结果我很满意!”
原来,咸丰县人民法院唐崖法庭通过线上调解,成功化解一起因银行误转引发的跨省纠纷,完成了一场跨越千里的诚信接力。
今年1月,浙江某工地老板吴某在发放工资时,因操作失误将本应转给叶姓员工的5万元工资款,误转入已故员工肖某的银行账户。发现错误后,吴某多次联系肖某的妻子杨某要求返还,但因杨某长期在外地务工且账户资料不全,无法远程转账处理。
“不是我转错的,往返处理车费就要花掉我半个月的工资,还要耽搁我的工作。”杨某拒绝吴某的请求时说道。双方沟通陷入僵局,无奈之下,吴某以“不当得利”为由向咸丰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积极了解情况:发现涉案双方均常年身处外地,吴某在浙江经营工地,杨某在广东务工。而且杨某丈夫肖某去世后,其银行卡已被家人妥善收存,但具体存放位置不明。因案件事实清楚,为减轻当事人往返诉累,法官决定通过线上对双方做沟通调解工作,主动与杨某对接多次,对她摆事实,讲法律。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杨某决定配合案件处理,主动向工厂请假,专程返回咸丰老家寻找丈夫遗物。



“虽然事情不是我造成的,但是法官跟我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我了解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做人要讲良心,卡里多出来的钱,也像心里压着的石头。”线上调解中,杨某向法官展示了她翻遍家中柜橱找到的银行卡。这份朴素的诚信也深深打动了远隔千里的吴某某。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吴某自愿承担5000元作为杨某某的路费及误工补偿。当天下午,杨某通过银行柜台将剩余的45000元如数退还。转账完成后,吴某打电话来连声道谢:“杨大姐专程赶回来解决问题,法院同志高效调解,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当前,随着移动支付普及,此类纠纷日益增多,但像本案这样双方互谅互让、诚信相待的解决方式,尤其值得倡导,在数字洪流中,最珍贵的货币永远是诚信。
至此,这场横跨三省的"诚信接力"最终画上圆满句号,但留下的启示仍在延续。
法官提醒,遇到类似转账错误情况时,建议当事人:
1、第一时间保留转账凭证等证据;
2、通过银行官方渠道尝试追回;
3、协商不成可向法院申请诉前调解。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