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市人民法院干警积极开展走访,助力企业防范风险。
通讯员 杜 靖
涉企案件在线评估率100%,执行到位金额7.97亿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多项审判质效指标领跑全省……今年以来,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以一组硬核数据,绘出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新画卷,一系列创新实践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司法温度,更以法治之力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筑基。
织密府院联动网
破冰企业重生路
成立于2004年的某铁路有限公司承担着全州70%以上的大宗物资运输,系地方经济命脉。“该企业属于关系民生发展的重点企业,‘挽救’越快越好,我们第一时间争取了党委领导支持,启动‘府院联动’机制联合攻坚,为企业重生赢得了黄金时间。”州中级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团队法官王朝友说。
通过启动“党政统筹、法院主导、部门联动”机制,该院联合37家单位搭建破产处置协作网。面对困扰某铁路有限公司多年的10余项消防隐患,该院创新指导债权人会议将600余万元整改费纳入共益债务,同步启动招标程序,彻底清除了威胁民生保障的安全“地雷”。
在“不停产重整”模式下,物流园区年营收稳定在4000万元以上,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免受冲击,职工饭碗稳稳端牢。
本案系我州首例“国有参股+民生保障型”企业重整成功案例。州中级人民法院以“快审快结”为导向,历时仅11个月,为困境企业纾困树立审判范本。
“从单一破产程序升级为社会治理行动,我们实现了企业不停摆、破产不失业、服务不断档。”承办法官如是说。
此外,全州法院积极探索实践的破产“预重整”也焕发出强大生命力。面对负债3.5亿元、信访不断的烂尾楼困局,法院亮出“预重整+府院联动”组合拳,政府专班入驻协调规划调整,法院指导制定“续建交付+土地开发”方案,通过“输血+造血”双轮驱动,引入重庆一文旅企业,联合开发剩余地块,规划建设康养公寓,预计新增销售额3亿余元。
“钱房两空的担忧,终于换成盛夏乘凉的安心。”端午假期,工地开放日,业主陈大爷摸着阳台栏杆笑着说。
执守精准刻度线
激活市场微循环
在巴东县人民法院,一场标的额2000万元的砂石料纠纷面临两难抉择:若冻结被告账户,这家县域唯一清淤采砂企业将陷入绝境;若不采取保全,原告权益又难保障。
法官团队3次深入企业勘察,创新采取“活封活扣”策略——在冻结账户的同时启动“25天解纷快车道”。通过“面对面磋商+背靠背释法”,最终促成解除合同、分期还款的和解方案。更让企业暖心的是,调解协议达成后,法院及时退还了6.7万元预交诉讼费,并通过《自动履行告知书》督促被告提前偿清债务。
“省时省心还省钱,为法院点赞!”原告武汉某物流公司负责人难掩笑意。
这种精准施策的理念已融入恩施司法血脉。全州推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双向分级”评估制度,在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嵌入“企业健康诊断”机制。当建始县某餐饮店因合伙人纠纷濒临倒闭时,法官以“穿透式调解”深挖13起关联债务,一揽子达成退伙清算方案,让小微企业免于诉讼拖累。
巧解千千企业结
释放司法护航力
司法智慧不仅体现在大案要案,更渗透在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中。
宣恩县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通过跨区域协同保护机制,让“宣恩白柚”“利川红茶”等地理标志产品有了司法盾牌;咸丰县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团队不断优化审判流程、加强调解力度,半年成功办结100余件金融案件,结案时长同比大幅缩短;来凤县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团队对正在执行破产重整计划的2家企业进行跟踪督导,协调解决办证、信用修复等难题,助力企业涅槃重生;鹤峰县人民法院通过“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激活企业诚信,促使23%的案件无需进入强制执行……
“法治温度需要可触可感的载体。”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雷超强调。全州建立涉企案件“立审执管”一体化改革体系,从院庭长带头包案久拖未执案件,到终本清仓专项执行行动;从诉讼费主动减免机制,到企业回访清单管理,司法服务正从“解决一件事”升级为“破解一类题”。
当铁路公司的货运列车重新鸣笛启程,当砂石料企业的采砂船再度开动,当餐饮店的灶火重新燃起,全州法院以“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担当,在鄂西大地铺就了一条司法护企的温情之路。在这里,法治不仅是定分止争的标尺,更是滋养市场活力的春雨——它让困境企业看到转机,让小微主体感受暖意,为恩施州经济腾飞注入不竭法治动能。
恩施日报2025年8月27日第A04版:法心向党 徽映初心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