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汤应彬 通讯员 吴 欢
近日,咸丰县中医医院儿科诊室内暖意融融。当天,正值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专家陈斐斐结束半年对口帮扶工作、即将返程之际,患儿家长肖女士特意将一面印着“除鼻炎之苦 授健康之福”的锦旗送到她手中。陈斐斐说,这是一份最珍贵的告别礼物。
创设门诊,填补生长发育诊疗空白
3月初,陈斐斐受命从武汉市第一医院奔赴咸丰县中医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初来乍到,她通过门诊接诊、病例分析、医患交流等方式深入调研,了解到咸丰县中医医院儿科诊疗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儿童生长发育诊疗领域几近空白,不少孩子因未及时得到干预导致身高偏矮、生长迟缓,家长也缺乏科学生长发育管理意识。
针对这一现状,陈斐斐迅速锚定帮扶方向:发挥自身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当地孩子补上关键的 “身高课”。
为快速打通服务通道,她率先组织两场生长发育专项义诊,累计服务300余人次,精准摸排需求后,推动咸丰县中医医院开设首个“儿童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建立“筛查-评估-干预”全流程服务机制,让患儿在家门口即可获得专业诊疗。
同时,她结合山区潮湿、寒冷的气候特点及儿童体质差异,对武汉市第一医院的特色“生长贴”配方进行本土化改良。经临床应用,疗效深受家长认可。
传承技术,中西医融合破困境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秉持这一帮扶理念,陈斐斐把“传帮带”融入日常工作,通过每周固定业务培训、诊疗流程标准化示范,系统传授儿童矮小症、性早熟的规范化诊疗技术。如今,“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矮小症”已成为咸丰县中医医院儿科的新特色、新亮点,科室医生已能独立开展生长发育评估与干预工作。
针对基层设备局限,陈斐斐创新开展临床思维强化训练,结合典型病例解读诊疗指南,将复杂医学知识转化为可复制的实操方案。
针对基层常见的家长对治疗方案存疑、担心疗效等“信任困境”,陈斐斐提出“双管齐下”的解决方案:一方面,组织科室医生学习医患沟通技巧,要求接诊时提前讲清病情、治疗方案、疗程周期及注意事项,用“透明沟通”建立信任;另一方面,大力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对感冒、咳嗽、腹泻等常见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融入中药调理、小儿推拿退热、穴位敷贴止咳等中医手段,提升疗效,让家长直观感受治疗效果。
帮扶期间,咸丰县中医医院儿科病房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达85%以上,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家长满意度大幅提升。
针对普遍存在的儿童喂药难问题,陈斐斐带领团队结合中医“治未病、调慢病”的优势,推出儿童健脾茶、消食茶等特色方药,不仅味道清甜、孩子易接受,且价格低廉、冲泡方便。改良后的“扶正膏”用于调理儿童虚弱体质,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推出后迅速成为儿科的“明星制剂”。
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患儿常因口腔疱疹疼痛哭闹、拒食,家长急盼有效治疗方案。陈斐斐第一时间引入武汉市第一医院的特色配方“碘硼蜜”,指导医护人员通过局部涂擦方式帮助疱疹愈合,减轻了患儿痛苦,缓解了就诊压力。
此外,她还针对门诊常见的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等病症,制订了10余个中医协定方,让中医诊疗更规范、更高效地融入儿童健康管理体系。
薪火相传,优质资源下沉护健康
“这半年不是我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成长。”陈斐斐表示,基层医护人员在高强度工作下任劳任怨的敬业态度令她动容,不少医生下夜班后仍留在科室参加培训和业务学习,抓住一切机会提升业务能力。
临别,她将自己整理的诊疗笔记、中医协定方手册全部留给儿科团队,希望对今后的诊疗有所帮助。
陈斐斐的半年帮扶工作,正是武汉市第一医院对口帮扶咸丰县中医医院的缩影。自2020年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武汉市第一医院坚持“精准造血”理念,率先派驻专家助力咸丰县中医医院皮肤科、肿瘤科建成规范化诊疗单元,继而儿科、妇产科等科室接力助力咸丰县中医医院发展。
目前,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专家包诗杰、超声影像科专家张丽紫仍在咸丰县中医医院开展帮扶工作,从临床诊疗到影像诊断,持续为该院输送“武汉一医力量”,用专业守护咸丰群众健康,成为医联体建设“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
恩施日报2025年9月9日第A06版:健康恩施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