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今年更加积极财政政策体现于力度、效率、时机 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10日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清晰明确,充分考虑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是非常积极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他是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廖岷表示,2025年,财政部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在力度上,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总之,财政政策将切实加大力度,为稳经济保驾护航。

    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通过推动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培育新的消费行业、改善消费条件等来支持提振消费。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教育人才、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同时,稳步推进财政的科学管理,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时机上,做到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带动更多社会投资,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

    此外,还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廖岷说,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关阅读:

    读懂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与温度

    约1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清单提前下达;江苏、山东多地披露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中央财政预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新年伊始,财政新动向不断,释放政策加力信号。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账本”安排关乎千家万户。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策实施影响经济运行。

    从“积极”转向“更加积极”,政策效用怎样具体体现?近期新华社记者奔赴大江南北,感受财政如何作用于政府市场、千行百业、家庭百姓。

    从长江沿线铁路建设,到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从上海、陕西等地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到江苏、广东等地增加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坚持“大钱大方、小钱小气”,财政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赤字、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我国财政政策“工具箱”持续丰富,不仅在原有政策上加大力度,也加入创新政策工具,打出“组合拳”,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发力点。

    因时酝酿,因势推出。不少地方干部告诉记者,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财政政策从存量和增量两端发力,做好经济工作的“加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必须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把握“稳”与“进”的辩证关系。

    1月中旬,湖北省、青岛市等地将发行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新一年,化债措施持续推进落地。

    推出12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为近年来力度最大,预计5年将为地方节省利息约6000亿元。

    近年来财政运行面临压力,这套“组合拳”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既能直接缓解偿债压力,又能畅通资金链条。

    以一子落促满盘活。轻装上阵的地方政府,能腾出更多财力和资源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可持续的财政运行,将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坚实保障。

    高质量发展对财政政策提出新要求,应更加体现人民性。在财政收入增长有限、财政持续紧平衡的情况下,各地坚持增强政策举措的“民生温度”。

    2025年,河南将支持分层分类做好困难人员社会救助保障,适当提高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残疾人“两项补贴”及城乡低保标准等;安徽将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工作;湖南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强民生要事支出保障……

    政府筹集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社会公众,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关系千家万户。“能否有效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已成为检验各级财政部门工作的一把标尺。

    财政关系国计民生。为经济发展护航、为重点保障加温,是大国财政的应有之义。

    回顾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增至4.06万亿元;年初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完毕……

    展望2025年,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多项部署体现了“提”“加”“增”。这意味着新旧部署将紧密衔接,增量政策将有机嵌入存量政策。

    可以期待,新的一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释放强劲信号、发挥更大效用,“真金白银”将进一步用在刀刃上、花在要紧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底气和动力。(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编辑:蔡佳圆

    责编:刘  卫

    审核:姚  盼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