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叶莉)10月21日,第五届“咸丰·世遗唐崖论坛”新闻发布会召开,决定论坛于10月28日至30日举办。发布会现场介绍了论坛系列活动的概况与筹备进展,并回应记者提问。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申金桥出席发布会。
2015年7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唐崖土司城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十八处、湖北省第三处、恩施州唯一一处世界遗产。十年来,世遗唐崖的“金字招牌”持续释放发展效能,推动咸丰县从“历史遗存地”蜕变为“活力发展区”,在产业格局、区位优势、民生福祉等领域实现了全方位跃升。
第五届“咸丰·世遗唐崖论坛”正值唐崖土司城址申遗成功十周年的关键节点,意义尤为深远。论坛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湖北大学、咸丰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活动期间,将发布《唐崖土司城址考古发掘报告》及中国土司遗址文物主题游径;湖北咸丰、湖南永顺、贵州汇川三地将共同签署《“土司遗址”十年行动计划》;还将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围绕“土司文化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同时,推出《唐崖土司城》纪录片,开展“如果我来说唐崖”短视频比赛,举办世遗采风、土司遗址保护与利用成就展、书画影展、文物图片联展等系列活动,多维度展示土司文化遗产价值,提升土司文化辨识度。文旅融合是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咸丰坚持学术先行,通过与专家深度合作、开展系统性考古研究、举办高层次学术论坛等方式,不断挖掘和阐释唐崖土司文化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不断丰富业态布局,先后打造了唐崖文创院、唐崖研学基地、唐崖土司茶馆、司城记旅拍馆等项目,更在唐崖土司城遗址景区内创新打造了如“梦回唐崖”系列情景演出、土司巡游COSPLAY以及非遗闯关赛等沉浸式体验场景,让静态的历史遗址转变为可互动、可感知的活态文化空间;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南剧,创新打造精品南剧剧目《唐崖土司夫人》,该剧荣获“屈原文艺奖”等多个省级以上奖项,并数次登上央视戏曲春晚等国家级舞台,同时推出纪录片《唐崖土司城》、网络微短剧《土司夫人》等视听作品,以现代传播方式讲述传统故事,持续提升唐崖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积极融入武陵山区文旅协同发展格局,联动周边遗产地与景区,共同策划跨区域旅游线路,推动客源互引、品牌共建。
当前,咸丰县正围绕“一城一镇一画廊”的整体布局,全力推进国家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项目——唐崖土司城址保护与展示利用工程,打造集文物展陈、民俗演艺、戏剧演出与研学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土司文化专题博物馆。同时,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加快建设“世遗小镇”。未来,这些举措将共同构建集遗址保护、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空间,进一步释放唐崖土司城址的文化价值与区域带动能力。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