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向 东
一年四季,在高乐山镇太平沟村的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总能看到县财政局驻太平沟村第一书记肖辉忙碌的身影。驻村4年多来,他以一本民情日记、一份航拍地图、一盏盏路灯、一份份亲情,书写实干担当。
一本民情日记,服务群众需求
初到太平沟村时,肖辉便以脚步丈量村情,背包里的民情日记成了他的工作记录。白天,跟着村民下地,记录庄稼长势与民生诉求;夜晚,坐在农家板凳上,倾听老人的困难与年轻人的迷茫。谁家有慢性病患者需定期购药、谁家孩子上学缺学费、哪个生产组哪一路段泥泞难行、哪家农产品滞销……这些琐碎信息被一一记录,让他精准掌握村情。
凭借日记里的“第一手资料”,他为贫困户申请医疗救助,为创业村民协调小额贷款,履职尽责,服务群众需求。
一份航拍地图,统揽村情村务
针对太平沟村地形起伏、农户分散,导致走访效率低、政策传达不及时等问题,肖辉萌生了“航拍地图+村民信息”的创新想法。他利用休息时间操控无人机航拍全村,历时半个多月,白天实地核对房屋位置与户主信息,夜晚在电脑上精准标注,最终完成首张“可视化村民信息分布图”。地图上房屋位置、户主姓名、地标信息一目了然,成为“一图览全村”的智慧指南。


这张“民情地图”在实践中成效显著:防返贫排查时,快速锁定重点帮扶对象,效率提升近一半;发放秋收补贴时,精准核对信息,杜绝漏发和错发;山体滑坡突发时,迅速定位受影响村民并及时转移。“一份航拍地图,足以统揽村情村务。”肖辉说。下一步,还将补充产业地块、灌溉设施等信息。
一盏盏路灯,点亮村庄夜色
之前,太平沟村部分路段无路灯,给村民夜间出行带来不便。肖辉在村民代表会上表态,要让村子的夜晚亮起来。随后,他多方奔走,筹措资金,推进“一事一议”路灯建设项目。从立项、选址到施工,他全程参与,并和工人一起,扛水泥,立灯杆。当28盏太阳能路灯在主干道和农家院落亮起来时,村民交口称赞。
“晚上,路上亮堂堂的。学生下晚自习后回家,再也不提心吊胆了!”陈奶奶的话,道出了群众满意。
一份份亲情,温暖村民心田
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是肖辉牵挂的群体。他常去村小学送学习用品,给孩子们讲外面的世界,还存下所有留守儿童家长的电话,定期反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当好他们之间的情感“传递器”。

对空巢老人王良国,他定期探望,代买生活物品;帮独居刘奶奶修好电视机,驾车接送邢大爷到县城办理残疾证,还帮其卖鱼……点滴陪伴,点滴关爱,温暖村民心田。
驻村4年多来,肖辉铭记初心使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服务群众,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