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史瑞南 杨远富 特约记者 秦雪芳
金秋时节,鄂西咸丰丹桂飘香,田间地头满是丰收景象。在咸丰县清坪烟叶收购站司磅室,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电子屏上,司磅员史瑞南轻点鼠标,烟农高雯出售烟叶的核心数据瞬间显现——中桔二级,45.6公斤,单价36.78元/公斤,合计1677.16元。伴随打印机的轻微嗡鸣,一张带专属二维码的数字化电子发票快速生成,这一幕,正是咸丰烟草以数字化转型升级惠农服务的生动缩影。
技术攻坚:筑牢数字化落地硬支撑
小小电子发票的背后,是省市县三级烟草部门数月的技术攻坚与周密筹备。“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换设备,关键是让技术贴合收购场景、满足烟农需求。”恩施州烟草公司信息技术科负责人直言。
作为系统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咸丰县烟草专卖局主动承接落地任务,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烟叶收购点开展“拉网式”排查,从收购主机的运行参数到电子秤的精准度,从语音播报系统的音质到网络线路的传输速度,每个细节都反复测试调试。
跨部门协同则破解了技术衔接难题。因电子发票需同步对接税务、烟草收购、烟农信息三大系统,专项工作组多次与当地税务部门召开协调会,成功打通数据共享壁垒。如今,收购数据可与税务系统实时同步,且为每位烟农建立了专属信息档案,发票开具后会自动发送至烟农的手机短信和微信小程序,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烟农少跑腿”。
能力提升:让数字化服务接上地气
“系统再先进,没人会用也不行;服务再优质,落不到实处也是白费。”咸丰县局烟叶生产科李科长强调。在设备调试与系统部署完成后,一场覆盖全县所有烟叶收购站会计、司磅员、仓管员的“全员培训”迅速启动,确保一线人员都能熟练操作数字化系统。
省烟草公司漆工程师在培训现场演示开票流程时强调,电子发票信息同步至税务系统后无法修改,需逐项核对。此次培训通过“理论+实操+答疑”模式,讲解操作与问题处理,并模拟高峰、故障场景提升应急能力。有8年司磅经验的梅高华表示,现在一分钟可开好一张电子发票。
“我年纪大了,玩手机不熟练,每次来交烟,小韩都帮我存好电子发票,还打印一份凭证留底,想得太周到了!”清坪镇清水塘村老烟农杨永兵的话,道出了老年人在数字化服务中的获得感——数字化不仅没让他们“掉队”,反而让服务更贴心。
烟站考虑到部分老年烟农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收购站专门设置“数字化服务岗”,安排工作人员帮烟农扫码查发票、下载存凭证。
理念革新:以数字化激活产业新动能
电子发票的成功落地,不只是服务方式的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为推动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咸丰县局组织17名青年干部职工围绕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主题建言献策,汇聚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力量。
“建议在收购站门口设数据展示屏,实时公布当天收购量、均价、烟农交售排名,让大家对收购情况一目了然!”“可以引入电子签名系统,烟农确认收购信息后直接线上签名,省得纸质单据签字麻烦!”在会上,青年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条条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建议。咸丰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将收集到的12条建议整理成册,纳入后续数字化建设工作清单,逐步转化为具体举措。
从手工填发票到机打票据,再到如今的数字化电子发票,一张小发票,既折射出烟草部门践行“以烟农为中心”理念的不懈努力,也见证了烟叶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坚实步伐。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