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咸丰·世遗唐崖论坛”在恩施州咸丰县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其他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机构代表相聚世遗唐崖,共议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一系列重磅成果在论坛上发布,为土司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开启了新篇章。

本次论坛以“守护世界文化遗产 共谱民族交融新篇”为主题。活动中,汇总过去14年考古调查成果的《唐崖土司城址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发布。通过分析城址“衙署区”建筑形制和出土遗物,报告向人们展开历史上中国西南“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民族交融画卷。
咸丰唐崖土司城址始建于1355年,是中国西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遗址之一。2015年7月4日,由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组成的“土司遗址”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8处世界遗产。活动期间,湖北咸丰、湖南永顺、贵州汇川三地签署《土司遗址保护利用十年行动计划(2026-2035)》,发布了湘鄂黔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游径,开启跨区域合作新篇章。
咸丰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鄂渝湘黔边区结合部。十年来,咸丰县借助唐崖土司城址持续释放的发展效能,逐渐从“历史遗存地”蜕变为“活力发展区”,在产业格局、区位优势、民生福祉等领域实现了全方位跃升。
(来源:垄上行 咸丰台 编辑:曹丽萍 祝莎莎 编审:刘余 监制:肖鹏)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