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彭信琼 通讯员 廖祖英 杜迪纳
眼下,位于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咸丰县黄金洞乡五谷坪村,连片莼菜田生机盎然。上午9点多,莼菜田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穿着齐腰防水裤,灵巧地拨开圆润的莼菜叶,采摘包裹着透明果胶的莼菜嫩芽,动作行云流水。
村民刘琼介绍,她每天早上6点半开始下田采摘莼菜,一天可摘50多公斤莼菜,收入300多元。每年从4月下旬莼菜开采到6月末采摘结束,刘琼和村里200多名村民人均可增收近2万元。
昔日撂荒的沼泽地变为“黄金田”,源于咸丰县星斗莼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光清的慧眼识珠。在他看来,这个海拔1200米的高山盆地,气候温润,水质优良。2006年,付光清在黄金洞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五谷坪村试种莼菜120亩,初见效益。经过几年发展,莼菜基地已扩展至500余亩。
付光清始终坚守生态底线,田间游弋的草鱼就是他探索培养的“生态管家”,“鱼菜共生”模式避免了农药使用,推动高山莼菜走出国门。
每天下午,村民将当天采收的莼菜运往合作社,工人则麻利地将莼菜分拣、过秤、送进加工车间。
经加工的莼菜顺滑爽口,深受消费者欢迎。针对都市白领研发的香辣速食装、专供儿童食用的原味营养装等创新即食产品,让高山莼菜这一深山农产品成功打入全国连锁商超。合作社精心打造的其他莼菜拳头产品,也通过冷链物流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每年可销售30吨左右。
近年来,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五谷坪村土地流转户每年每亩土地可获租金300元。采莼季,村民人均增收近2万元,合作社鲜莼菜产量达400吨,产值突破500万元。如今,晶莹的莼菜正推动五谷坪村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增收。
恩施日报2025年6月4日第A01版:要闻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