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彭信琼 通讯员 杜迪纳 杨婕妤
6月,漫步在咸丰县忠堡镇,街道整洁有序,商铺经营规范,停车场内车辆整齐停放……
这种崭新气象,源于忠堡镇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创新实施政治历练、实战锤炼、为民磨炼工程,将集镇规范化管理作为提升干部能力的“淬火炉”,推动基层干部在攻坚克难中提能力、转作风、强担当。
“以前抢车位常起争执,现在划线停车,大家都守规矩。”5月20日,在集镇生态停车场,货车司机王元元正按照统一朝向停车。
今年,忠堡镇选取82名年轻干部组建专班,推行“干部包路段、党员联商户”机制,将集镇划分为8个责任路段,采取“班子成员+责任干部+民警+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模式,通过“日步巡、周督导、月评比”,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解决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顽疾。通过“问题发现—清单交办—效果回访”闭环机制,将党性教育融入日常治理,干部作风在“马路办公”中得到淬炼提升。
“刚开始商户嫌管得宽,现在主动帮我们维持秩序。”青年干部杨文杰的民情日记里,记录着从吃“闭门羹”到喝“交心茶”的转变过程。
翻开忠堡镇城建办的集镇管理攻坚台账,一组数据格外醒目:拆除占道花坛21处、破旧房屋11栋、违规广告牌16块,新增绿化3030平方米、路灯300盏……这些成果背后,是干部们的“三阶成长印记”。
“现在处理问题更有章法。”青年干部何倩创新“错时执法+柔性劝导”工作法,既弥补了执法时间的不足,又体现了执法的温度,有效减少了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忠堡镇党委将集镇8个路段设为“练兵场”,实行“段长负责制”,干部既当政策宣传员,又当矛盾调解员。明星村、高笋塘村等村(社区)将积分制与集镇管理结合,每月开展“四不”标准(不乱搭乱建、不乱堆乱占、不乱停乱放、不乱拉乱挂)评比,并通过微信群、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曝光问题,限期整改,形成透明化监督机制。
“这种模式让干部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我们还设立‘红黑榜’,对表现好的商户进行表扬,对违规的进行曝光,效果非常好。”明星村党支部书记杨波说。
“雷干部,快尝尝我家的枇杷。”傍晚,商户梅大姐热情递给镇政府干部雷雅少自家种植的枇杷。这种鱼水情深源自“三问三干”机制。
忠堡镇党委建立“问群众想干啥、问企业需要干啥、问干部能干啥”的“三问三干”机制,通过群众会、走访调研,收集路灯覆盖、管网改造等民生诉求26项,协调解决企业水电问题30余个;干部主动争取资金4000余万元,40天硬化黑化道路8公里;打破部门壁垒,联动4家通信服务公司整治“蜘蛛网”,在攻坚一线练就“钢筋铁骨”。
随着“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深入推进,忠堡镇实现“三多三少”转变:下基层的多了,坐办公室的少了;想干事的多了,消极应付的少了;群众点赞的多了,投诉举报的少了。
“集镇治理是民生工程,更是干部成长的‘试金石’。”忠堡镇党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以忠堡实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持久动力。
恩施日报2025年6月11日第A02版:时政要闻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