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礼伟、雷玖一、黄瑞
7月3日,咸丰县特大暴雨的阴影正逐渐褪去,清淤排渍重建工作有序展开。一支由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成的“迎风者”志愿服务队格外引人注目。灾情发生后,他们迅速集结,在救灾恢复关键时期,这支队伍已累计动员100余人次,连续5次投入到灾后恢复志愿服务中去,成为城市重建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社区清淤:疏通居民“出行道路”
在积水退去、淤泥沉积的老林业局大院,居民出行受阻。“迎风者”志愿者们身披红马甲,手持铁锹扫帚,投入清理战场。汗水浸透衣装,鞋袜裹满泥浆,他们毫无怨言,一锹一锹清除路面障碍,疏通居民们出行道路。

物资装卸:激活救援“补给动脉”
前方抢险十万火急,后方保障同样关键。7月1日晚,当满载着社会爱心的10吨矿泉水抵达咸丰,这批物资的及时转运便成了前线救援线的保障。志愿者们毫不犹豫承担起繁重的装卸任务。物资抵达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他们尽管白天也同样参与了一线的救援清障活动,也依然不顾个人劳累,肩扛手提,争分夺秒完成卸货工作,让每一瓶承载关怀的清水都能以最快速度送达最需要的地方,为抢险前线的持续战斗提供了宝贵的支援。
驰援企业:助力园区“复工复产”
工厂企业同样在灾情中未能幸免。7月2日,面对工业园区内大量建材设备被污泥覆盖的困境,志愿队们再次挺身而出。他们深入厂区,细致清理园区场地与库存建材上的淤泥,与时间赛跑,竭力帮助企业降低损失,为企业复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校园清障:守护师生“安全防线”
学校复学刻不容缓。志愿者们的身影也出现在咸丰县第二实验小学。他们清理操场污泥、清扫教学场地,为校舍安全与整洁拼尽全力。当7月3日学校复课后,朗朗书声再次回荡于被汗水擦亮的教室。赶去下一个清淤地点途径学校的志愿者们都在这读书声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街头巷尾的清淤战场,到争分夺秒的爱心物资转运线;从抢救生产车间设施设备,到书声再起的校园。这支“迎风者”志愿服务队以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新就业群体扎根城市、守护家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沉情怀。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是暴雨后城市复苏图景中最为坚韧的风景线。这群平凡劳动者于日常中默默付出,于危难之际又挺身而出,以持续无私的付出证明:城市的温度,不仅闪耀在霓虹之间,更升腾于每一次挺身而出的志愿微光之中。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