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陈友兵 通讯员祝仕贤
7月1日凌晨,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突袭县城,顷刻间城区化为泽国。洪水退去后,满目疮痍的淤泥中,潜藏的病菌成为无形的威胁。此时,一群“逆行者”挺身而出,他们背负消杀设备,在泥泞与积水中穿行,编织起一道守护生命健康的防疫网。
灾情就是命令!县卫健局第一时间组织疾控专业人员,整合全县医疗卫生力量,协调第三方机构及蓝天救援队,迅速组建22支共计115人的专业消杀队伍。
在咸丰最需要的时刻,恩施州卫健委及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鹤峰县、建始县、来凤县等卫健局组织15支队伍53名队员火速驰援,他们携带专业设备与消杀物资星夜奔赴咸丰。
35℃高温炙烤下,身着密不透风隔离衣的消杀卫士背负沉重设备,足迹遍布灾区泥泞街道、积水民居、学校厂房。汗水浸透衣衫,却无人退缩。面对断水断路的困境,他们肩扛手抬运送消杀物资,下河取水配制药剂——木棒抬起的不仅是消毒桶,更是沉甸甸的防疫责任;河水中舀起的不只是清水,更是绝不妥协的职业坚守。
“片清片消、段清段消、清完立消”,这12字铁律,成为刻在他们心头的行动标尺。自7月1日以来,全县累计派出消杀组300余组次,完成消杀面积超过87万平方米,单日单组最大作业面积达3万平方米。这组数字丈量着他们用脚步踏过的每一寸需要守护的土地,更记录下平凡英雄们以专业之力阻断疫病传播的坚实行动。
这些消杀卫士来自不同岗位,有省州县参与培训指导的疾控专家,有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抽调的医护骨干,有各级各类参与救援的志愿者,他们在自然灾害降临的时刻,扛起同一份使命。防护服里流淌的汗水、背带勒出血痕的肩膀、泡得发白的手脚、沙哑的嗓音、斑驳的泥靴印,都是他们无声的“勋章”。每一次弯腰喷洒,都在为重建的家园夯实安全之基。正如消杀队员郑家文在个人日记中所写:“我们是在看不见的战场上,手持科学利剑阻挡疫魔的先锋战士!是用脚步丈量危险边界,用技术编织健康防护网的无声卫士!更是在废墟与恐慌中传递科学、传递希望的旗帜!”
洪水退去,阳光重现。消杀卫士们以汗水消弭隐忧,用专业守护心安。他们负重前行的身影,让灾后重建之路多了一份稳稳的幸福,为千家万户撑起了健康的晴空。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