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张波)“在综治中心跑一趟就把事儿了了,法官不仅帮我们断了官司,更解开了多年的心结!”握着法官的手,唐崖镇村民李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日前,一场因微信群“口水仗”引发的名誉权纠纷,在唐崖法庭和镇综治中心的协作下圆满化解,生动展现了“人民法庭+综治中心”协作模式的强大效能。
李某与王某本是同村生活10余年的邻居,却因一桩鸡毛蒜皮的琐事产生口角。冲动之下,王某在拥有200多人的村微信群中连发数条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言论,字字句句直指李某。这些言论如野火般迅速蔓延,让李某在村里抬不起头,愤怒之下一纸诉状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
唐崖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仔细翻阅卷宗,敏锐意识到:都是乡里乡亲,简单判决只会激化矛盾,调解才是化解纠纷的关键。秉持“源头治理+柔性解纷”理念,法庭迅速联动唐崖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村委会等部门,组建起专业调解团队,一场温情调解就此展开。
调解室内,法官为王某倒上一杯热茶,翻开《民法典》耐心解释:“老哥,这微信群可不是法外之地,随意发表损害他人名誉的言论,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另一边,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则拉着情绪激动的李某促膝长谈:“李大哥,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真要对簿公堂,以后见面多尴尬呀!”村委会还特意请来两家人都敬重的老支书,一句“你们小时候还一起下河摸鱼,这点事至于闹成这样吗?”瞬间让两人红了眼眶。
在法理与情理的双重攻势下,王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即在村微信群发布道歉声明,并拿出2000元赔偿金。李某也被众人的真诚所打动,选择了谅解。曾经剑拔弩张的两家人,最终握手言和,积压已久的矛盾烟消云散。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正是唐崖法庭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格局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咸丰县人民法院唐崖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深度参与辖区的唐崖镇、朝阳寺镇综治中心建设。通过“人民法庭+综治中心”协作模式,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调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坚实的司法力量。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